分享

中国远征军之:强渡怒江战役

 草庐经略 2014-08-30
 

                                 中国远征军之:强渡怒江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7月,在中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33军所部的进攻作战。怒江战役是中美联合作战的产物,由美军提供渡江工具、对日军阵地实施全天候轰炸,美军炮兵部队火力支持以及美国提供中国远征军全部的作战补给。

 
1.简介;
1944年6月至7月,在中日战争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33军所部的进攻作战。
中国远征军为迅速攻占腾冲、龙陵,与驻印军会师缅北,打通中印公路,命第11集团军对龙陵、芒市的日军第56师团发动攻击。 6月初,第7l军及第2军主力分由惠通桥、毕寨渡、三江口一线渡江。第71军第28师主力于4日攻克腊猛向松山进攻,因日军工事坚固,久攻不下,乃沿毕龙大道南侧向龙陵突进,10日进抵龙陵近郊。连克日军部分外围据点。残余日军仍据守城内外据点顽抗。此时,日军约1500余人由腾冲向龙陵增援。第71军第87师在龙陵以北地区予以阻击。该师右翼为日军击破,侧背受到威胁。同时芒市方面的日军约600人亦向龙陵增援,与新编第28师一部激战于马桥附近。至18日,日军集中龙陵的兵力约5000余人,从21日开始向第7l军各师进行反扑。第7l军展开攻击,予日军以严重打击。日军向龙陵城郊撤退并形成对峙。

 

怒江的地形


在高黎贡山脉的这一边,从怒江到那一边的瑞丽江仅仅只有15英里,但是要穿过同样的河谷。这条河比怒江小,但是是同样的河谷和山脉的地形。海拔6,000英尺。是到达腾冲的必经之道。大部分可以到达缅甸的瑞丽江山脉的山路没有高黎贡山脉高,但是非常难行。

日本人一直占领着怒江西岸几乎有两年的时间。他们在山上构筑了易守难攻的异常坚固的阵地。中国军队在人数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被日本人的素质抵消了许多。

中国远征军的计划包括5个纵队从两个方向进攻。3个总队从滇缅公路以北渡过怒江。其中两个北方纵队将从Mamien丫口(马面关)和大塘子丫口的通道越过高黎贡山,攻占日本人布防的瑞丽江。另外一支从滇缅公路附近进攻的部队将从腾冲以东穿过,强占这个易守难攻的东方古城。

两支中国纵队从滇缅公路以南强渡怒江,然后通过平嘎占领龙陵。在腾冲和龙陵收复后,中国军队沿着滇缅公路直逼畹町。

第6支中国军队的纵队在更南方向作战。这只纵队开始从怒江以东出发,扫清怒江对岸的少数敌军后,占领日本人在怒江上的坚固据点滚弄。然后从滚弄沿着一条公路向西40英里到达滇缅公路上的城市新维,腊戍在此以北仅仅35英里。中国军队在这里动行动仅仅是一个牵制行动,为的是防止这里的敌人向北增援。


 
2.起因;
命第11集团军对龙陵、芒市的日军第56师团发动攻击。5月初,第71军(配属新编第39师)及第2军主力分由惠通桥、毕寨渡、三江口一线渡江。
5月11晚,集结在怒江东岸的两万余中国远征军,在怒江150公里正面12个渡口乘坐橡皮艇强渡怒江。第11集团军主力仍在怒江东岸防守,担任策应的各加强团则分别由各渡口渡过怒江,向指定目标游击牵制。第76师加强团在平达街与日军激战,双方损失惨重,日军以驮马百余各载尸体两具向西北逃窜,沿途鲜血淋漓,绵延5公里。以后远征军逐次包围了平达,以掩护担任进攻主力的第20集团军侧背安全。

3.经过;
5月11日至25日,远征军渡过怒江并冲上高黎贡山,完成了渡江攻击战的第一阶段预定的目标。在渡江行动中由于江雾的掩护因而极为顺利,渡江的惟一损失,仅17名后援人员触礁倾覆。远征军渡江后西岸民众自发协助杀敌。渡江作战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对日寇的大反攻。美陆军部长史汀生称:“滇西远征军怒江出击,是东南亚过去一周内盟军作战的重要新闻。”远征军渡过怒江仰攻高黎贡山,与日军多处发生激烈而规模不大的战斗,重庆方面鉴于中国驻印军已开始攻击密支那,敌难于短期内调动大量部队增援滇西,遂令远征军全部转入攻击渡江作战。第20集团军所辖第53军、第54军、预备第2师为右翼攻击军,攻击目标仍指向腾冲。第11集团军所辖第2军、第6军、第71军为左翼攻击军,向龙陵、芒市方向实施战役突击。
因日军工事坚固,久攻不下,沿毕(寨渡)龙(陵)大道南侧向龙陵突进,10日进抵龙陵近郊。日军据守城垣及外围据点,顽强抵抗,战斗激烈。15日,第28师获得少量补充后,再度开展攻势,连克日军外围据点。残余日军仍据守城内外据点顽抗。
此时,日军约1500余人由腾冲向龙陵增援。第71军第87师在龙陵以北地区予以阻击。该师右翼为日军击破,侧背受到威胁。同时芒市方面的日军约600人亦向龙陵增援,与新编第28师一部激战于马桥附近。至18日,日军集中龙陵的兵力约5000余人,从21日开始向第71军各师进行反扑。
第2军渡江后,以第76师攻平戛,其余部队向象达前进,并以一部向龙陵挺进。第71军获得第76师一部增援后,战局并未好转。与此同时,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第8军于6月初逐次渡江,其荣誉第1师加入第71军对龙陵之攻击,战局遂告稳定。28日,第71军展开攻击,予日军以严重打击。日军向龙陵城郊撤退并形成对峙。
4.评价;
一个曾亲眼目睹怒江战役的美国人,亦在描述中国军人之勇敢作战精神的报道中写道:“在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敌军碉堡的自杀性冲锋中……绝大部分伤亡皆产生于企图冲过或更准确地说是爬过机关枪火力网的封锁地带。作为一种纯粹的勇敢的显示来说,进攻是重走中国军队远征之路组织委员会……一些排长被打死在距敌人枪眼的一两米距离内,一些优秀的连长、营长在亲自带队作战中死去或受伤……”
强渡怒江战役为中日战争晚期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云南怒江与缅甸边境,起始时间为1944年5月。攻击部队为驻昆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第一方面军总部直辖部队司令卫立煌率领的中国国军53军(军长阙汉骞)与54军(军长周福成)共两万余人,守军则是日军第56师团及53师团。
该战役,强渡怒江的中国军队成功的于缅甸北边建立桥头堡,56及53师团日军则在反攻无力下于7月中旬退守中缅边境之外的龙陵松山,中国军队消耗巨大,日军56师团主力21000人则几乎全灭。

 
 

5.强渡怒江战役;
 

   强渡怒江战役,是1944年5月至7月,在中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33军所部的进攻作战。怒江战役是中美联合作战的产物,由美军提供渡江工具、对日军阵地实施全天候轰炸,美军炮兵部队火力支持以及美国提供中国远征军全部的作战补给。

  中国远征军为迅速攻占腾冲、龙陵,与驻印军会师缅北,打通中印公路,命第11集团军对龙陵、芒市的日军第56师团发动攻击。5月初,第71军(配属新编第39师)及第2军主力分由惠通桥、毕寨渡、三江口一线渡江。

  5月11晚,集结在怒江东岸的两万余中国远征军,在怒江150公里正面12个渡口乘坐橡皮艇强渡怒江。第11集团军主力仍在怒江东岸防守,担任策应的各加强团则分别由各渡口渡过怒江,向指定目标游击牵制。第76师加强团在平达街与日军激战,双方损失惨重,日军以驮马百余各载尸体两具向西北逃窜,沿途鲜血淋漓,绵延5公里。以后远征军逐次包围了平达,以掩护担任进攻主力的第20集团军侧背安全。

  5月11日至25日,远征军渡过怒江并冲上高黎贡山,完成了渡江攻击战的第一阶段预定的目标。在渡江行动中由于江雾的掩护因而极为顺利,渡江的惟一损失,仅17名后援人员触礁倾覆。远征军渡江后西岸民众自发协助杀敌。渡江作战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对日寇的大反攻。美陆军部长史汀生称:“滇西远征军怒江出击,是东南亚过去一周内盟军作战的重要新闻。”远征军渡过怒江仰攻高黎贡山,与日军多处发生激烈而规模不大的战斗,重庆方面鉴于中国驻印军已开始攻击密支那,敌难于短期内调动大量部队增援滇西,遂令远征军全部转入攻击渡江作战。第20集团军所辖第53军、第54军、预备第2师为右翼攻击军,攻击目标仍指向腾冲。第11集团军所辖第2军、第6军、第71军为左翼攻击军,向龙陵、芒市方向实施战役突击。

  第71军第28师主力于6月4日攻克腊猛向松山进攻,因日军工事坚固,久攻不下,沿毕(寨渡)龙(陵)大道南侧向龙陵突进,10日进抵龙陵近郊。日军据守城垣及外围据点,顽强抵抗,战斗激烈。15日,第28师获得少量补充后,再度开展攻势,连克日军外围据点。残余日军仍据守城内外据点顽抗。

  此时,日军约1500余人由腾冲向龙陵增援。第71军第87师在龙陵以北地区予以阻击。该师右翼为日军击破,侧背受到威胁。同时芒市方面的日军约600人亦向龙陵增援,与新编第28师一部激战于马桥附近。至18日,日军集中龙陵的兵力约5000余人,从21日开始向第7l军各师进行反扑。

  第2军渡江后,以第76师攻平戛,其余部队向象达前进,并以一部向龙陵挺进。第71军获得第76师一部增援后,战局并未好转。与此同时,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第8军于6月初逐次渡江,其荣誉第1师加入第71军对龙陵之攻击,战局遂告稳定。28日,第7l军展开攻击,至7月7日,予日军以严重打击。日军向龙陵城郊撤退并形成对峙。

  一个曾亲眼目睹怒江战役的美国人,亦在描述中国军人之勇敢作战精神的报道中写道:“在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敌军碉堡的自杀性冲锋中……绝大部分伤亡皆产生于企图冲过或更准确地说是爬过机关点击查看QQ秀火力网的封锁地带。作为一种纯粹的勇敢的显示来说,进攻是壮烈动人的……一些排长被打死在距敌人枪眼的一两米距离内,一些优秀的连长、营长在亲自带队作战中死去或受伤……”

  强渡怒江战役为中日战争晚期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云南怒江与缅甸边境,起始时间为1944年5月。攻击部队为驻昆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第一方面军总部直辖部队司令卫立煌率领的中国国军53军(军长阙汉骞)与54军(军长周福成)共两万余人,守军则是日军第56师团及53师团。

  该战役,强渡怒江的中国军队成功的于缅甸北边建立桥头堡,56及53师团日军则在反攻无力下于7月中旬退守中缅边境之外的龙陵松山,中国军队消耗巨大,日军56师团主力21000人则几乎全灭。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从滇西发起抗日战略反攻。按照作战计划,他们将从200公里的多个渡口,挥师强渡怒江,收复沦陷的腾冲。
 
     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开始强渡怒江,发动滇西反攻战役,收复了滇西全部失地共38000多平方公里。

中英协商组织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根据1941年成立的中英军事同盟而组织的。当1940年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6月4日英法军在敦克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英国希图借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伟大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缅甸)、印(印度)、马(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同时,在中国方面,为了要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当时也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因此,自1940年10月间起,英国首先开放封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同盟。1941年春,英国邀请“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到缅甸、印度、马来西亚作军事考察。以后几经协商,才在同年12月23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
    
      根据“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的意见,中英军事同盟本来早应成立,以便中国军队及早开入缅甸布防。可是英方迟迟不决,直到1942年2月间,中国军队才先后动身入缅;3月12日,即仰光失守后第四日,才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指挥三军在缅甸与英军并肩作战。

炸毁惠通桥阻止日军

   1942年5月4日,日军尾追败退的远征军入滇,大批难民潮水般涌上滇缅路,把怒江以西盘山公路堵得水泄不通。

    5月5日中午12点左右,一名宪兵走到一辆货车后面,喝令司机揭开篷布检查,篷布起处“砰”地一声,宪兵倒了下去!刹那间20多个日本兵端着枪怪叫着从车里跳出,火舌喷吐,血花四溅,周围男女老幼倒了一大片。
 
     日军第56师团装甲车部队紧跟“假难民”之后,也于5月5日中午接近桥头。中国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为了守住这一水上咽喉,只有看着桥上及西岸难民的惨景,含泪下令炸桥。随着“轰轰”的几声爆炸,钢索断裂——惠通桥悲壮地“自沉”了。

远征军日军隔江对峙
 
      大桥刚断,日军500余人即乘木筏渡至东岸,昆明危急!远征军36师从70多公里外的保山急行军赶到,在东岸孩婆山一带与日军展开了激战。“飞虎队”的8架战斗机也从云南驿机场赶来助战,把大批日军增援车队炸瘫在了怒江峡谷里!5月8日,500多名过江日军大部被歼,仅20来人泅水逃回西岸。
 
    日军常趁夜晚乘橡皮艇偷渡,守桥士兵之一——腾冲县界头乡现年87岁的老兵刘锡安一次次把橡皮艇打成了筛子。
    
      侵缅日军攻占缅甸全境后,于1942年5月上旬沿滇缅公路北上,入侵滇西边境地区,相继攻占畹町、芒市、龙陵、腾冲等战略要地,其先头部队已经突进到怒江边,大有夺取保山、直逼昆明之势。中国远征军在美国志愿航空队的支援下,歼灭窜到怒江东岸之敌,巩固了江防阵地,与日军形成长达两年的隔江对峙局面。

四路远征军强渡怒江
 
      怒江一向以奇险著称。号称“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古往今来,众多的能人志士都梦想能征服它,却又一次次地望而却步。最著名的当属诸葛亮了。相传他一次曾带兵远征到这里,打算强渡怒江。可是麾下将士死伤惨重,十个人不能生还两个。最后,诸葛亮也只好摇摇鹅毛扇,慨叹“天堑为阻,人力弗能”。 

     1944年5月,中日双方军队以怒江为界隔江对峙的局面行将结束。中国远征军对怒江西岸腾冲、龙陵、松山诸据点敌人全线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远征军长官部在楚雄制订了渡江计划,1944年5月11日,16万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
    
     虽然已是五月,但从雪山上淌下来的怒江水依然冰冷刺骨,怒江水表面平缓,可水下暗流漩涡处处暗藏杀机。一头骡马掉下去,一眨眼就没了踪影。更艰难的是,一到西岸就要向着平均60度至70度的陡坡连续仰攻。平时人们双手空空,爬个二三十米就气喘吁吁。而当年远征军的将士,身背几十斤的装备,还要在敌军的炮火下做出各种战术动作,进行数十公里的长距离的奔袭,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远征军兵分四路,在夜幕掩护下,开始在北起栗柴坝,南至三江口蜿蜒150多公里的12个临时渡口大规模强行渡江。2500名中国工兵将事先准备好的橡皮艇、冲锋艇、汽油桶和竹筏拖入吼声如雷的江水中,100多名经验丰富的美军军官帮助中国部队实施夜间抢渡。这四路军分别是:
    
      一路为第五十三、五十四军,由双虹桥、栗柴坝、猛古、缅嘎诸渡口向高黎贡山之南、北斋公房进发,直攻大塘、沙坝之敌。 
    一路为第七十一军之一部及第八军全部,由惠通桥下诸渡口,迫近日军号称“东方马其诺”的松山据点。
    
     一路为第七十一军另一部,由惠通桥、周家口渡直趋禾木树。
    
     一路为第二军,由打黑渡方向包围平嘎,转攻龙陵。第11集团军所属第6军第39师等部,由惠通桥等地渡江上岸。
    
      不久,第11集团军所属第6军第39师即与敌133联队首先交火,我军乘着锐气,将敌击退,直抵腾冲城30余公里处。第二军第76师、第71师和第88师等部,从三江口等处渡过江后,遭敌146联队顽强抵抗,经过激战,日军溃退。第二十集团军所属第五十四军渡江后,以第198师为右翼,向高黎贡山山顶要塞北斋公房挺进;以第36师为左翼,向江直等地推进。第五十三军渡江后,立即向敌重要据点大塘子发动攻击。大塘子位于高黎贡山腹地,是保山至腾冲之间的要冲,地势高险,敌人建有永久性工事,并以一个联队固守。第五十三军志在必胜,在美国空军“飞虎队”的配合下,集中主力,反复冲锋,终于攻占大塘子。激战中,我营长王福林、美军联络官马丽瑞少将阵亡,营长李度仙、美军医官欧阳容、翻译官姚元等负重伤。5月22日,为了配合中美联军进攻缅北重镇密支那的军事行动,远征军长官部奉命将怒江东岸担任防守任务的第十一集团军全部渡过怒江,投入反攻战斗。至此,远征军两大集团军全部人马,共16万之众已完全渡过怒江。

收复了滇西全部失地
 
      第11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兵分两路强渡怒江之后,在西岸高黎贡山的崇山峻岭间攻击日军两年来苦心经营、设防坚固的据点。经过8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克服了艰险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带来的重重困难,粉碎了日军的顽抗,相继攻克了松山、腾冲、龙陵、芒市、平嘎、遮放、畹町等城镇和战略据点,毙、伤、俘敌军21000多人,收复了滇西全部失地共38000多平方公里。在作战中牺牲、负伤和失踪的中国远征军官兵达67400多人。
 
    滇西反攻战役是中国抗日正面战场上最先开始战略反攻的一次战役,不但粉碎了日军对滇缅公路长达两年的封锁,解除了对中国抗日正面战场背后的威胁,而且在国内首先将日本侵略军干净、全部、彻底地驱逐出国境。1945年1月在昆明出版的《民主周刊》发表评论:“失地收复,实滇省为最早。”这一评价如实反映了滇西反攻战役对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重大贡献。

相关资料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唐古拉山麓,上游叫黑水河,藏族人民叫它“卡拉曲”。怒江流经西藏从四川进入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经过贡山、福贡、泸水县后至保山、德宏,流进缅甸,注入印度洋。在怒江州的流程约400公里。
 
     怒江在青藏高原上流淌,宛如一条绿地毯上的蓝飘带。进入藏南八宿前后,她便进入深不可测的高山峡谷。从海拔3000多米一降再降,降到海拔700余米的深槽。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一左一右,紧紧护卫着怒江,于是,两山一江犹如三条巨蟒,由北向南,扶摇而下。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山脉,在滇藏交界处的主峰楚鹿腊卡峰海拔4649米,至保山境内降到海拔3000余米。这一段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达20多座。与高黎贡山隔江相望,由北向南平行的是碧罗雪山山峰,又称怒山山脉,海拔达5500米。     
    
      怒江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夹击下,流淌艰难。于是,它愤怒至极在大山之中前撞后闯,左冲右突。然而巍峨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寸步不让,反而步步紧逼,以至把两山之间的距离拉至一箭之遥,不足百把米。愤怒的怒江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更像一头被猎人追赶的野猪,嘶呜着、发怒着。在地球的东方犁出一条大沟谷,从谷底到极峰相差达4000米,从而创造了世界东方一条最著名、最壮观的大峡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