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十九位;熊希龄

 丰城往事 2014-08-30


熊希龄,字秉三。原籍江西丰城县石滩
,生于清同治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家住凤凰县沱江镇文星街。熊幼时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并能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少年时就初露锋芒。被誉为湖南“神童”。
清光绪十四年,熊希龄进沅州府沅水校经堂读书,因成绩优秀,被保送至长沙湘水校经学堂就读。熊希龄在此期间留心经世之学,特别爱读晚清具有民主思想的著述。从小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志向。清光绪十七年应乡试,中举人,清光绪二十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中日甲午战争后,熊希龄多次上书反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被革职回湖南。光绪二十三年,在长沙任时务堂总理,提倡科学,注重时务。同时与谭嗣同,梁启超等组织南字会,创办《湘报》,积极支持变法维新运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主办常德师范讲习所、常德西路师范,和常德中学。三十一年,随清端方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次年回国,仍返湖南办学。辛亥革命后,拥戴共和,为进步党负责人之一。民国2年,(1913)8月任国务总理,他在政治上,旨在贯彻资产阶级法治精神,建立起“真正共和国”;在经济上提出一系列改善财政,繁荣经济的计划和基本法令。民国6年,夏秋之际,京津一带水灾严重,为收养被遗弃儿童,倡仪在北京设立慈幼局。后将香山静宜圆改建为慈幼院,以收养、教育流浪贫苦儿童。此外,他还以社会名流身份从事和各种社会公益事业。
熊希龄于1937年12月5日病逝香港。享年67岁。遗著有《香山集》2卷,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有《熊希龄集》上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