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本能文摘

 老庄走狗 2014-08-31

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
,但也可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而且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当性欲本能与攻击本能结合后,如指向外界的性对象时则形成,如转而指向自身时则形成性受虐心理变态。

我们可以将这种促使吞噬和被吞噬形成的本能,称做施虐受虐本能。施虐与受虐本能,是爱的开始。

虹的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受虐癖。受虐癖是在性生活中要求性爱对象对自己施加躯体虐待或心理凌辱,并以此作为引起性兴奋与获得性满足的主要手段的病症,男女均可发生。这是一种性偏好障碍。精神动力学说认为,受虐癖患者在童年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影响了患者心理与性心理的发育,致使患者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焦虑”,受虐行为是为了减轻这些“焦虑”,增强“自我凝聚力”。而行为学说则认为受虐行为是由于早年的一些不良经历形成了不良习惯和条件反射引起的。按照行为学说,女人的受虐癖的产生机制就是在她刚产生性欲望、性冲动、性意识时没有得到正常的疏导,而是接受了一种非正常、被扭曲了的性刺激模式。由于此时的她性渴求、性压抑比较强烈,这一模式给她的刺激、快感的满足也就很强烈,以致“虐待一快感”在她的心里建立起了联结,形成了不良的条件反射。而当虹结婚后要想进入性的兴奋状态,仍需要在青春期时曾给她很强烈心理震撼力的那个最初的“被虐刺激”,以刺激感官产生强烈的性欲望。

弗洛伊德把犯贱看作生理意义上的受虐冲动和死亡本能。这是一种看似技术化却是形而上的解释。他抹煞了欲望背后被撩拨的事物。其实在犯贱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完全放弃自我和自治,一种对把自己的性命彻底交付出去的快感。每个人的贱都是天生的,永远不可改变。你越想掩饰自己的贱,就会更贱。唯一逃脱的办法就是承认自己贱,并且设法喜欢这一点。"

和心理学专业人士聊天,谈到生死问题。他谈到人人具有两种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后者听来有些奇怪,这里的""是泛指一切破坏欲。还谈到人人有施虐和受虐(S/M用在这里合适嘛?)倾向。当GOTH们在听GOTH音乐的时候无疑会感觉很舒服,这种舒服他分析是来自于某种压抑的释放,向内的释放,就象在压抑的时候你破坏什么东东会感到某种释放感一样,两者似乎是镜像关系,作用类似。放了几首GOTH给他听,他后来说他听到GOTH后,脑袋里闪现的第一个联想,就是《大开眼界》里的神秘宗教仪式片断;并能体会到GOTH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是恐惧,似乎已经超越了死亡。这是一个爱听《送战友》《小白杨》的家伙,但是,令人佩服的是他的感觉非常的到位!GOTH喜好的心理学原因和破坏本能有关(一种向下的力量,和‘生’这种向上的力量互为二元);也是S/M满足的一种方式。"

一个最普遍的陈词滥调萦绕在GOTH上空的是GOTH亚文化的“死亡情结",在哥特亚文化种有很多象征物和影像都有死亡的意味,至少,死亡也是GOTH的一个感兴趣话题。每个人对”死亡“这一论题的感兴趣程度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哥特们多少有点夸大了人类精神的黑暗面。他们将人类思想中的黑暗部分直接外化。GOTH对死亡的态度比其他人群更为开放。死亡-在文学,生活中和宗教中-在很多人类行为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驱动力的角色,或者说很多生命活动根源于死亡恐惧。人性和死亡以某种微妙的形式联系着。人们只能通过阅读新闻,看电影电视来获得关于死亡的点点滴滴,现代社会事实上已经将人们和真实的死亡隔离开来。大多数人不用屠杀便能得到他们的食物,医学也不断将人类的寿命推向百岁或更长。一般人多数情况下很少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死亡。对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是个抽象概念。这种在现代文明中生于死的分离将真实完整的生命(由生到死)隐藏起来,或者让你只有二手资料。这只能是人们不能真正的敬畏生命。很多GOTH们说GOTH代表了对最终无可避免的死亡的接受和对人类生命中的黑暗面的呈现。这并不以为着哥特们对死亡或者是黑暗的迷恋。哥特们是在再认黑暗和光明,生与死的平衡,而不是逃避否认。对于一些哥特们而言,这种对无可避免性的接受可以使他们更加感激欣赏生活并每日充实。VMo

大众文化则往往以性、暴力、作为调用人们消费欲望的诱饵,来刺激人的生理本能,发泄那些根深蒂固的施虐和受虐欲望。当人们如饥似渴地吞食这些诱饵时,也吞食了一种对世界的歪曲认识和心灵的可卡因。

许多分析认为,虐恋倾向(尤其是受虐倾向)与负罪感有关。弗洛伊德说:“在受虐幻想中,可以发现一种明显的内容,即负罪感。当事人假想他犯了某种罪过(犯罪性质是不确定的),必须用忍受痛苦和折磨的过程来赎罪。”弗洛伊德还说:“就我所知,在施虐倾向转变为受虐倾向的过程中,负罪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Fred,1990,286)

关于施虐狂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本能的作用:性本能与残酷行径之间息息相关;施虐狂是死亡本能向体外的转化,是破坏力量与性力量的融合;这种攻击性内驱力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均有表现,于是就出现了弗洛伊德创制的口欲期施虐欲、肛门期施虐欲、性蕾期施虐等概念。心理-社会学派认为,施虐者可能在生活中遭受到挫折和欺凌,或遭受过异性的拒绝和侮辱,因而形成报复和反抗心理。施虐行为也有可能出自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即由于自己存在某些缺陷或家庭不完满,借对异性采取暴行,以发泄其性欲,并表现自己男性优越感。受虐狂是一种通过受到别人(异性)施予的痛苦和凌辱而发泄其情欲并获得性满足的性变态。大多数具有施虐倾向的个体同时也具有受虐的愿望,专一的施虐者或受虐者是很少见的。同一个体既存在施虐行为,又存在受虐行为,在性活动中残暴地虐待性对象,同时又要求性对象残暴地虐待自己,可看作是同一性变态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受虐欲即是指向自身的施虐欲。

什么是死亡本能
  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子宫而来。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平常所谓的攻击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演生物,只不过只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已。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攻击自己(例如自杀)以图自我毁灭。究竟是攻击本能转向自身成为死亡本能,还是相反?

神经系统猥琐是意志中心衰亡导致的。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生命身上都有一种使自己趋向毁灭的本能冲动。而这种冲动的目标是生命本身,这就是死亡本能。与这个冲动相对的是生命本能。后者的最初目标是自卫及自足,而且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股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本能设法要使个体的人走向死亡,因为对于处在死亡本能状态下的人来说,只有死亡才是真正宁静的状态。只有在死亡的状态下,个体的生命才有希望完全解除失望、紧张、焦虑和挣扎。  
  这个自毁的冲动有时会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者改变了方向。不过当生命本能不足以对抗死亡本能的时候,死亡本能就会以“自杀“方式表现出来。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段台词:“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若干条理由,说明为什么死亡对人类具有吸引力。他也提出了为什么死亡也许并不那么吸引人的一些理由。哈姆雷特王子对“不想寻死“所提出的理由,是那紧护着生命并且保卫着它的生命本能。但是最终他还是死去了,在他报了父仇同时羞辱了他的母亲之后,中毒身亡。
  死亡本能有时戴着各种形式的假面。例如:自毁的愿望是如此地无法抗拒而使得一个人不能不自杀的时候,他不会明言而是表现得很正常甚至过于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生命本能战胜了死亡本能,死亡本能的潜在诱惑也会使他可能成为一个自虐的,一个享受自己身心痛楚的人。或许,也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而成为破坏性、虐待性的人,甚至也许成为一个谋杀者。
  在同样的压力下,有些人可能会沉溺于酒、麻醉品或者性,这时他们心里的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是相抗衡的,力量均等的。但是死亡本能随时会战胜生命本能而占上风。
  我们应该承认死亡在某种环境状况下是诱人的。比如当绝症缠身时,当对一切都深深地绝望时。即使在普通情况下,死亡同样可能是吸引人的。在弗洛伊德提到死亡本能以前,早有一些伟大的人谈论到死亡的诱惑:
  莎士比亚:死的震击似爱人的技巧,它是伤害者,也被欲求着(《安东尼和克利奥佩特拉》)。
  约翰.济慈:我在黑暗中谛听多少次,几乎爱上了安逸的死亡;在诗思里,轻唤他的好名,求他把我一息带往天上,如今死去似乎最为富丽,在午夜里溢然魂离人间…(《夜的颂歌》)。
  有些人活得够久了,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种人知道我们欠了亚当先生一笔多么大的人情债。他这-位人类第一个伟大的恩人,把“死“带到世界上来了(《笨人威尔逊的日记》)。
  今天,活着,还是死去,这仍然是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性本能特别发达的人,在物质界成功,死亡本能特别发达的人,在文化界成功。

  精神分析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的死亡本能使得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残和自毁的冲动。

  北京市四月天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赵燕程说,精神分析学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而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与这个冲动相对的是生命本能。后者的最初目标是自卫及自足,而且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股力量。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这个自毁的冲动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生命本能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

  换句话说,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被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例如,孩子时代,有的人喜欢咬指甲。还有人可能成为一个被虐待狂,享受自己身心疼痛。也有人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而成为侵略性的人、虐待性的人,甚至也许是个谋杀者。

  北京市心理学会专家孙昌龄说: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不断学会压抑和伪装自己,不断处理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在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顺利地处理这个矛盾,形成健康的压抑。反之,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情况的影响,没有正确地处理这个矛盾,便形成了不健康的压抑。而这些不健康的压抑是导致人们攻击或者自伤的直接原因。

  人类自身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渡过心理难关,运用过度则表现为病态。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类自身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人们的一种自我的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正常状态下或是在受到精神打击的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式调整自己,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不当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人在受到重大的精神创伤之后,都会将自己有意地与外界隔离起来,这时人们的感觉会变得较正常状态很麻木。但是出于生命本能人又要自觉去感觉自己的存在。有的人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或其它有意义的活动当中,通过这些活动感受“我还活着”,感受生命的价值,从而走出心灵创伤。

  而有些人则通过畸形的方式,比如上面提到的那几个人,“用烟头烫自己,用针扎自己,哪里痛就往哪里扎”,或是“用小刀割自己的胳膊,看着血流出来”,在自残的疼痛中找回自己,在疼痛中感觉生命的存在。

  也有一些人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求变态刺激。这些是有害的行为,应尽早进行心理治疗。

  孙昌龄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起到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也不排除有一些人,基本的生存需要虽然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是感受不到爱和尊重,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于是就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求一种变态的刺激,也可能会做出自残的行为。

  赵燕程说,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长此以往,会对人性产生毒害作用,所以应尽早地进行心理治疗。

  背景知识

  精神分析学派之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

  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

  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