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witch 语句内部变量的定义问题

 renhl252 2014-09-01

C++ 规定,对于 switch 结构,只能在它的最后一个 case 标号或 default 标号后面定义变量。

为什么呢?先看看下面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void f(int i) {
    switch (i) {
    case 1:
        int x = 1;
        break;
    case 2:
        int y = 2;
        break;
    }
}
int main() {
    f(3);
    return 0;
}

 用 g++ 编译时会出现如下错误:

1
2
错误:跳转至 case 标号 [-fpermissive]
错误:跳过了‘int x’的初始化

大家都知道,变量的作用域通常是从定义开始有效,直到块结束为止。也就是说,上面代码中定义的 x 和 y 的作用域从定义开始,直到 switch 块结束为止,而不是到每个 case 的 break 为止!

而编译器编译时并不能能确定 switch 语句最终会跳向哪一个 case ,如果程序运行时跳向了 case 2,那么变量 x 就还没有定义(但是 x 仍存在于自己的作用域中,可能会被 case 2 使用)。因此,编译器为了防止程序运行时跳过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它总会检查有没有将变量的定义放在条件块中,像上面的代码就会给出一个错误或警告。

如何防止呢?很简单:

1. 尽量不要在 switch 语句中定义变量。

2. 为每个 case 中定义的变量显式指定作用域。即将上面的代码改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void f(int i) {
    switch (i) {
    case 1:
        {
            int x = 1;
            // 使用变量 x
            // ...
        }    // 显式结束变量 x 的作用域
        break;
    case 2:
        {
            int y = 2;
            // 使用变量 y
            // ...
        }    // 显式结束变量 y 的作用域
        break;
    }
}
int main() {
    f(3);
    return 0;
}

C++ 规定,对于 switch 结构,只能在它的最后一个 case 标号或 default 标号后面定义变量。

为什么呢?先看看下面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void f(int i) {
    switch (i) {
    case 1:
        int x = 1;
        break;
    case 2:
        int y = 2;
        break;
    }
}
int main() {
    f(3);
    return 0;
}

 用 g++ 编译时会出现如下错误:

1
2
错误:跳转至 case 标号 [-fpermissive]
错误:跳过了‘int x’的初始化

大家都知道,变量的作用域通常是从定义开始有效,直到块结束为止。也就是说,上面代码中定义的 x 和 y 的作用域从定义开始,直到 switch 块结束为止,而不是到每个 case 的 break 为止!

而编译器编译时并不能能确定 switch 语句最终会跳向哪一个 case ,如果程序运行时跳向了 case 2,那么变量 x 就还没有定义(但是 x 仍存在于自己的作用域中,可能会被 case 2 使用)。因此,编译器为了防止程序运行时跳过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它总会检查有没有将变量的定义放在条件块中,像上面的代码就会给出一个错误或警告。

如何防止呢?很简单:

1. 尽量不要在 switch 语句中定义变量。

2. 为每个 case 中定义的变量显式指定作用域。即将上面的代码改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void f(int i) {
    switch (i) {
    case 1:
        {
            int x = 1;
            // 使用变量 x
            // ...
        }    // 显式结束变量 x 的作用域
        break;
    case 2:
        {
            int y = 2;
            // 使用变量 y
            // ...
        }    // 显式结束变量 y 的作用域
        break;
    }
}
int main() {
    f(3);
    return 0;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