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纺织服装/纺织服装:高性价比品牌大有可为,推荐海澜之家

 华泰耿磊 2014-09-02

报告导读:目前模式变革已成为多数国内品牌发展的主基调,品牌服装投资逻辑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过去外延成长到如今品牌经营具体运营能力。而国际大众服饰品牌的运营模式有其借鉴意义,优衣库作为在日本经济萧条期成功成长起来的最大亚洲品牌,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扩张计划最激进的国际品牌,则更有研究价值。因此,我们研究希望能为国内品牌投资价值判断提供思路,以寻找本土有潜质突围的投资标的。
  
优衣库是日本最大的服装品牌。过去十六年,优衣库年均18.9%的增长远超日本服装行业,年销售近700亿。创始人柳井正09年始一直蝉联日本福布斯榜首富。公司发展周期经历四个阶段:97年之前起步期,80年代柳井正在日本首次引进仓储式服装销售,从郊区开始品牌连锁经营。98-01年因摇粒绒产品实现爆发性增长。随摇粒绒风潮过去,02-03年公司经历短暂调整,战略回归二次创业。04年开始通过产品、渠道调整进入年均14%的稳定成长期,完成从本土品牌到全球品牌的蜕变。公司上市以来股价扩大了近30倍,平均PE稳定在25倍左右,目前总市值2000多亿元。
  
优衣库成功经营的关键有二:一是规模量产+持续产品创新,保障高性价比。优衣库SKU常年保持在1000款左右,70%都是基本款,易于规模量产。在供应环节采取供应商集中化的战略,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在60%以上。同时,产品定价倍率低于竞品,毛利率低出ZARAH&M品牌近10个百分点。优衣库通过持续产品创新打造高性价比明星款树立品牌口碑,并带动整体销售,同时通过不断改良使每款产品生命周期足够长。公司每一次的起伏几乎均与产品革新相关。二是快速反应的SPA供应链模式。优衣库产品企划模式更注重品质和价格,部分放弃了对时尚度的追求。货品上市周期通常需要一年,首次生产一般先做80%的量,根据季中销售表现追减单。公司后端供应链管理以终端店铺为导向,每天监控存货,以周为周期在门店间存货调配,以季为周期,通过店长、商品企划及生产部门之间沟通,调整生产量、营销方案。
  
优衣库渠道经历从郊区到城市,从小店到大店的过程。目前日本本土门店834家,其中1200-3300平的大型店177家,占比21%,平均单店面积845平米,坪效6.5万元。我们认为,优衣库大店成功开设得益于04年后女装、童装、内衣等品类发展及多款新品开发,以充实门店保证销售,否则很难覆盖大店运营成本的提高。
  
多品牌和海外扩张是优衣库主要增长动力。目前优衣库以外品牌收入占比18%,第二自有品牌GU贡献较大,其他收购品牌发展则一般。公司海外市场贡献约40%的销售,海外单店坪效低于本土,约4.3万。我们认为这与成熟门店占比有关,海外处于培育期的新店较多,且品牌本身在海外市场也处于认知培育期。中国是最大的海外市场,优衣库在中国实行与日本差异定位,锁定中产阶级。目前门店近300家,我们估算13年中国大陆收入58亿左右,平均单店收入约2578万元,坪效约3万元。
  
投资建议:中国经济转型放缓大背景下,消费趋于理性是趋势,而同时广大农村、三四线城市人群服饰消费正处于从杂牌到品牌消费的升级阶段。因此,中国大众服饰市场机遇更胜于日本90年代。我们认为,本土品牌在市场反应速度和对本土消费理解上更有优势,若能够补上在产品、供应链、零售管理上的短板,同时根据自身优势在品质、价格、时尚度权衡中找准定位,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路径,将更有望在国内大众市场脱颖而出。我们重点推荐精准定位高性价比,经营模式最接近且可PK国际品牌的海澜之家,海澜所处阶段相当于90年代的优衣库,未来潜力巨大。同时建议关注休闲服龙头美邦服饰和森马服饰,目前两家均处于模式调整中,效果仍待观察。
  
风险提示:宏观消费环境持续低迷无起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