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华才:笔精墨妙 神采生焉

 红豆居士 2014-09-02

廖华才:笔精墨妙 神采生焉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8-31 来源: 信息时报

  ▲ 廖华才《春烟十里溪》 68cm×136cm
  廖华才《山涧飞流》 136cm×68cm
  廖华才《山谷清幽》 136cm×68cm
  廖华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本版采写/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徐毅儿

  “师心不师迹。‘师迹’是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而‘师心’则是艺术学习的领悟和升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夫在画外’。”拥有25年美术教学经验的广东著名画家廖华才认为,学画必须从临摹入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临摹作品,似乎是没有创意的活儿,但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大师们的创意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艺术经历——

  25载美术教育情 桃李满天下

  廖华才,现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1989年,广州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廖华才即成为了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的一名美术老师(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与广东省外国语师范学校合并后,更名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历任美术科党支部书记,美术系副主任等职务。25年来,廖华才从未离开过教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美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廖华才认为,没有创意,没有风格的作品只会很快被人遗忘,所以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潜能,能否发挥出来就要看个人的努力程度。所以,我非常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学习中训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每次作业,每一次活动,都尽可能的尝试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新的事情,日积月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逐渐形成。”拥有25年教学经验的廖华才告诉记者,“练习”是不断提高技艺和使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唯一方法。

  “只有在练习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谈创造,例如速写,例如写生。自然界中的静物变化莫测,无奇不有,但它们本身称不上艺术,只有经过艺术家的筛选、优化和重新组合,才能变成一个生动的艺术形象。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有细致的观察力,扎实的基本功,作品才能生动形象。所以,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练习,了解大千世界的一景一物的形状与特征,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种技法,并把自己的思想渐渐融入到作品中。”廖华才强调,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恒心,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达芬奇‘画蛋’,王曦之‘墨池’,无不说明了这个道理。”

  艺术特点——

  色墨交融 高雅文气放逸细腻

  同时,廖华才提出,每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除了熟悉本专业的知识外,其他专业的知识也要关注和了解。“大器晚成的吴昌硕,他的作画题材也不外前人所常有梅、兰、竹、菊等,但一起步便直入文人画的堂奥,逐步攀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这与他深厚的诗词文学、金石、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学养是分不开的。”廖华才以史为据:“《宋史·选举志》云: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著音训……可知,画学对专业技术课采用分科教学的方式,同时也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廖华才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发。

  观廖华才的作品,一如其人,文气而清雅。澳门书画评论家黎乐女士这样评价:“廖华才的笔墨语言,平易自然,既无文人画某种冷逸清高的嬴弱与艰涩,也没有狂怪诡异的所谓‘现代’画法。他的作品总是贴近雅俗共赏的审美观念,画面上流露出色墨交融、明朗畅快的舒爽之感。廖华才以其对自然物象的敏锐感悟,使作品达到画面丰富而不杂乱,高雅文气而不纤柔。笔墨放逸而细腻,画面简率而清雅,体现了文人水墨写意画的笔情墨趣,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于中国画笔墨运用的终极表现目标,廖华才认为是“神采”。“中国画的创作与欣赏都非常讲究‘神采’的表现,没有神采的支撑,画家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没有了意义。”廖华才解释:“‘墨分五彩’,是中国画创作表现的基本核心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画创作当中笔墨运用的终极表现目标,离开了笔墨的运用,‘神采’难以出现。只有通过‘笔墨’的运用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画的创作,‘笔精墨妙,神采生焉’如是也。”

  艺术追求——

  主张师心不师迹 功夫在画外

  谈到教育主张及自身的艺术追求时,廖华才这样说:“师心不师迹。‘师迹’是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而‘师心’是艺术学习的领悟和升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夫在画外’。清代王时敏有言:子久丘壑位置皆可学而能,惟笔墨之外,别有一种荒率苍莽之气。恽南田说: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倘能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矣(见《南田画跋》)。这里所说的就是‘师心’。”

  廖华才告诉记者,以“画本”、“画诀”为指导的匠人传技式教育,是我国古代美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中国美术史来看,师传徒、父授子、兄教弟比比皆是。宋元以后,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实践,他们在实践中又明确指出要‘心师造化’,拓宽了艺术实践和学习的方法,摆脱了画本、画诀的教授程式,成为学习绘画的一条重要指导性法则。”

  廖华才认为,学画必须从临摹入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临摹作品,似乎是没有创意的活儿,但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大师们的创意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学画必须从临摹入门,使古人笔墨皆出于吾之手,继以披玩,使古人之神妙,皆若出于吾之心’(引自《养素居画学钩深》),以及学画‘始入手须专宗一家,得之心而应之手,然后旁通曲引,凤知其变,泛滥诸家,以资我用,实须心手相亡,不知是我还是古人’(引自《山静居画论》)。这些学画的主张比起临摹画本的学画方法,更加深化。文人画家不再满足‘师古人之迹’纯技术式的学习方法,要师造化、师我心。‘师心’才能获得艺术的真髓。”廖华才如是说。

  观点

  “以最大努力在传统中寻找营养”

  对于“当下中国书画创作面临的问题”,廖华才持这样的观点:“深挖传统和固守千年的正宗文脉恐怕已经到了不容迟缓的地步。在这里,我们倡议广大的书画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弘扬和发展传统,同时,又要努力地去结合当下的文化处境来关照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和推进书画创作的前行。唯有如此,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发展。”

  廖华才认为,发生在20世纪末的“美术思潮”,一如发生在20世纪初的“美术革命”一样,给中国书画在当时的发展带去了强烈的震动以及某种程度上的重创。“虽然‘二次革命’的主题都离奇地相似,都以‘创新’为主旨,然而,真正的创新谈何容易,到头来,出现在大众面前的结果是一个令国人感到十分尴尬的局面。过于摒弃传统和过急的做法,以及动用西方美学主义的观念和手段对中国书画艺术进行‘改良’,结果是在当时及其后却没有给中国书画的发展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原因很简单,即没有传统的创新是盲目且浮躁的。”廖华才提出,对传统的讲究和遵循是中国书画发展、前进的不二法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