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东路名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

 万宝全书 2014-09-03

  地名办:浦东路名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

  “浦东新区最先交通主要依靠客、货运班船,较早的路名出现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辟建的大同路,起自天灯口码头至高桥镇的煤屑便道,取‘天下大同’之意而得名。”浦东新区地名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浦东早期道路名称大多以姓氏和历史传说由民间自行约定俗成,如:沈家弄路、石家街、花园石桥路、烂泥渡路等。清代后期至建国以来,浦东沿江地区经过近百年经济建设,出现了一批反映码头、仓库、工厂、公司的路名,如:其昌栈路、冰厂田路、浦建路、耀华路等。建国以后沿浦东大道、浦东南路两侧建造了大批住宅区,根据当时全市路名规划原则,这片地区处于市区最东缘,以山东省城市命名,出现了潍坊路等路名,这一命名原则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浦东还有许多以山命名的路,如崂山路、乳山路、成山路、灵山路等,但事实上浦东地区并没有山,为什么路名中会出现那么多山?”面对这一疑问,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些道路不是以山命名的,主要是山东地名,分布在浦东沿江地区,为新区开发前命名的。

  浦东新区还有一些与浦东发展息息相关的道路,如浦东大道、浦电路、浦建路等。该工作人员介绍,浦东大道是政府拨款建造最早的官修道路,建于1930年,当时称“浦东路”,1955年改名为“浦东大道”,西起浦东南路,东北迄东沟镇,道路沿线是近现代浦东工厂、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浦建路、浦电路、浦三路建设时间不长,其名称主要以建设单位、区域性位置进行命名,如:浦建路1987年新建、2002年延长,以当时建路的浦建公司而得名; 浦三路建于1987年,自浦东南路至当时三林,故称“浦三路”;浦电路建于1952年,因近当时浦东供电所的浦电新村而得名。这三条路见证了浦东从建国初期的工人新村、职工宿舍到浦东改革开放后的高档商品房,居民在住宅、生活环境上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警方建议:提前网络导航免“吃药”

  “警民直通车-浦东”的管理员民警告诉记者,浦东新区由于区域面积大、道路繁多,总有不少网友微博私信抱怨几条道路分不清楚,或询问道路之间的区别,“的确有些路名用上海话读起来比较相似,容易混淆,比如沪南路和下南路。”他还举例说,浦东新区有两条城西路,一条位于川沙镇,一条位于惠南镇,有些司机听说目的地是“浦东的城西路”,结果开过来却发现搞错了。另外,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有些道路因拓宽、延伸等变动改名,司机们也经常为此“吃药”。比如陆家嘴环路,周边不少路名因道路改造而取消,一些司机由于很少来陆家嘴区域,结果难得来一次,绕着开了好几圈,却始终找不到已经被取消的路名。有位派出所的民警为此在微博上吐槽:“接110经常遇到这种搞错的,令人哭笑不得,加上各地方言口音,难度系数蹭蹭蹭上去了。”

  在这条微博下面,不少市民也跟帖讲述了自己遭遇的或听说的因路名而闹出的笑话。譬如“湖南路与沪南路”、“上中路与场中路”等,因读音相似,而导致司机走错了地方。除了读音相似,有些路名“差一字,谬千里”,网友“许欣欣Mi”说浦东南路跟浦东北路听起来很近,但其实分隔在浦东大道两头,实际距离非常远。

  怎么样才能让司机少吃路名的“药”呢?“警民直通车-浦东”的管理员民警建议,司机出门前最好先用网络地图导航查一遍线路,如果有重名的路名,地图一般会做出提醒;另外,询问目的地的时候,除了要问清楚××路××号外,最好问清楚靠近的路口,“打个比方,对方说在田园路上,你搞不清楚是浦东的还是金山的,再多问一遍交叉路口,田园路广兰路肯定就是浦东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