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戎狄 《砥柱铭》(1)

 冷鳳 2014-09-03
读书偶得(81):对魏征《砥柱铭》的分析与联想之一
    多亏了拍卖行对于据说是黄庭坚所书的《砥柱铭卷》的炒作,我才知道,号称“直臣”的魏征,也有这么一篇歌功颂德的好文章。李世民说魏征妩媚,看来,不只有“粗服乱发”的妩媚,“淡妆浓抹”的妩媚,也是有的。原文录于下:
    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轨,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时和岁阜。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度崤函之险,践分陕之地;缅维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庙斯在;冕弁端委,远契刘子;禹无闲然,玄符仲尼之叹,皇情乃睠,载怀仰止。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之,其词曰:
    大哉伯禹!水土是职;挂冠莫顾,过门不息;让德夔龙,推功益稷;栉风沐雨,卑宫菲食;汤汤方割,襄陵伊始;事极名正,图穷地里;兴利除害,为纲为纪;寝庙为新,盛德必祀;傍临砥柱,北眺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长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
    黄庭坚(可能是黄庭坚)还在后面说自己“忘其文之工拙”,他对魏征的文采,并不佩服的。可是我以为,此文甚是堂皇壮丽,不是宋儒的叽叽歪歪可以比拟。文中先颂李世民,再颂大禹,大禹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大禹。魏征的马屁拍得舒服,拍得贴切,估计李世民的鼻涕泡都乐出来了。
    可是古来英雄甚多,李世民为何对大禹如此相惜?真是路上偶然遇上的缘故吗?我以为,其中大有深意。凭着治理汤汤洪水的伟大成绩,大禹成为天下的共主。与之类似的情形,替李渊南征北讨,东挡西杀,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李世民当上大唐皇帝的基础。所以李世民当然觉着和大禹亲,他命魏征歌颂大禹,当然是颇有自况之意,而魏征对于领导的意图,无疑是充分领会了的。可是就算再有本事,再有成绩,再有功劳,就一定能得到领导或老爸的青睐,从而顺利接班吗?未必,起码李世民不是这样。李渊在两个都想当继承人的宝贝儿子之间,很是苦恼犹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对太子建成越来越有利了。不但李渊倾向于建成,将做最后的决断,而且京城里的武装力量对比,对李世民也极端不利。可是秦王是什么人啊,心狠手辣就不用说了,更有一帮子死党,都不是认命的主儿。大家一商量,遂决计以快打慢,死里求生。于是玄武门外,李世民一伙狙杀了老大建成、老四元吉;皇宫内院,就有凶神恶煞的尉迟敬德,立逼着李渊老皇帝交出政权。李渊没辙,只得封李世民为太子,并且“诏令军国庶事一切委太子处决”,两个月后,李渊传位于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所以魏征在《砥柱铭》中一开篇就说:“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十有一年”是指贞观十一年,可是李世民从事皇帝这份工作,已经十二年了。这是因为“皇帝御天下”的第一年,用的还是他老爸的武德年号。
    相较之下,大禹的得位,就“和谐“多了,那可是儒家奋力鼓吹的“禅让”耶。话说尧爷坐天下的时候,大水来袭,派谁去治理呢?是禹的爸爸鲧。鲧到处筑坝拦水,干了九年,毫无成效,被尧爷杀了以谢天下。于是禹就子承父业,接着治水。他是到处挖沟排水,终于让洪水消退,天下太平。据传说,尧爷的儿子“不肖”,只知道旱地里行船,尧爷就传位于“道德完人”舜爷。舜爷的儿子也“不肖”,他就传位于治水功臣大禹。这是多么高尚的时代啊。可我以为,当时大自然和异族的挑战甚多,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也就是所谓“天下”的共主的职位,未必是大肥肉,倒极有可能是件苦差事,如此推来让去,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无论如何,大禹的顺承天命,是极令李世民羡慕的,他于是也要把自己的夺位,打扮成如此。于是篡改各种记录,编派各种故事,抹黑建成、元吉一伙,强调自己的含冤受屈,逼不得已。最为无耻的有两事。一是诬陷建成和庶母通奸,二是竟说诛杀建成是李渊的密旨。对于李渊的描述,是最难的,所以写得较为暧昧的时候多。而《砥柱铭》的创作,无疑也隐含着这方面的目的。李世民以大禹自况,不惟在功勋方面,当亦在得位方面。当然,他更希望天下人也都这样看。因为从理论上说,李世民的位子,也是从他老爸那里“禅”来的。大家要是都依着禹的先例来看大唐,建成就是尧爷的混蛋儿子丹朱,元吉就是舜爷的混蛋儿子商均无疑了。那李渊是谁呢?要是依李世民假造的说法,他是倾向于自己的,甚至亲手写了叫李世民杀兄屠弟的命令,那他就是贤明的舜爷。要是依李世民涂抹掩盖不住的情形,他在两个儿子之间左右摇摆,黏黏糊糊,但最后还是要选择建成,那他就是极无智商的鲧。总之李世民是怎么都不吃亏。
    但是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也未必不是编造、粉饰得来的。不同甚至相反的记录,是古已有之。如《古本竹书纪年》中就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可见舜爷的道德并不可靠,对尧爷父子可是够狠。从舜出自父亲、弟弟都是大恶人的家庭来推断,他更为阴险毒辣,大奸似忠,是极有可能的。而舜爷的死,也是极可疑。据史书记载,他是死在南巡的路上。都一大把年纪了,往蛮荒之地瞎跑什么?不会是被大禹赶走,或者流放了吧?从后来大禹建立家天下的情形来看,他决然动手,蛮横行事,也是极有可能的。吕思勉先生认为,所谓“禅让”,具体情况已不可考,“我们读史,但知道这时代有一种即非父子、亦非兄弟,而限于同族的相袭法就是了。”我以为,当时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产生,既有民主协商,也有暴力威胁,当然也有征伐杀戮了。要知道,尧、舜、禹可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都是以部落首领的身份,来担任整个联盟的头头的。但无论何种方式,就是没有所谓“禅让”,因为联盟首领的名分,并非某一部落暨家族所有,何来一个“让”字呢?尧死后,各部落不朝见丹朱,而朝见于舜;舜死后,各部落不朝见于商均,而朝见于禹,就说明不存在“让”的。至于是自愿去朝见,还是被胁迫的?当两种情况都有。至于尧舜、舜禹之间,出现暴力夺位的情况,也不奇怪,而且可能性极大。因为虽然我前面说过,当时的首领可能比较辛苦,但是夺取大位后,自己的部落暨家族,获得相对较大收益,几乎是肯定的。
    这些情况,我们今天都能分析出些门道来,在很是开放,且保存史料较多的唐代,大家对于禹的得位的“合法性”,也会有诸多议论。所以李世民虽然极力推崇大禹,恐仍无法摆脱“抢班夺权”的指责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