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洲储蓄债卷

 tjhx0526 2014-09-0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当局所发行的旨在搜刮人民资金的债券。1987年在长春市征集。道林纸印刷,长25厘米,宽14厘米,四边印有浅绿色对称之纹饰,四角分别印有一个“9”字。债券内文字从右至左排列,右侧印有3行竖排文字:第九回第O九参贰六参号丁组。左侧亦印有3行竖排文字:康德八年十二月满洲兴业银行总裁嵩冈信,其下印有“总裁之印”红色印模。债券的正中上方由右至左横排3行文字:第九回有奖满洲储蓄债券拾元。正中下方由右至左用中日文对照分别印有竖排4行文字:此项债券出售价格是为七圆五角而偿还时支付拾元正。在这几行文字之上印有十分醒目的红色号码“093263”。此即债券的对奖号。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统治者对东北人民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搜刮以为其侵略战争服务,1939年6月开始的“国民储蓄运动”即是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全面经济控制和掠夺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了确保这个运动收到实效,达到积聚资金之目的,还规定了花样繁多的储蓄形式,有个人存款、工商企业存款、邮政储金、义务储金、国债储金、债券等等。伪满政府还专门颁布了开展储蓄运动的法令,以此来强迫、操纵、控制东北人民参加“国民储蓄运动”。
由“满洲兴业银行”发行的这张“第九回有奖储蓄债券”即为开展“国民储蓄运动”的一个形式,但在1941年12月发行,又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含义。
日伪政权建立后,为了加强对金融业的统制,使之更直接地服务于殖民统治的需要,于1936年12月3日,傀儡皇帝溥仪公布了敕令第172号新设伪满洲兴业银行。该行是由伪满在朝鲜银行支行、营业所、满洲银行、正隆银行的总支行合并而成,并于1937年1月1日开始正式营业。
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伪满政权秉承其主子日本之意,以溥仪的名义发布所谓“时局诏书”,要求伪满“举国人而尽奉公之诚,举国力而援盟邦之战。”为了达到伪满成为日本进行太平洋战争基地的目的,伪满洲国的一切措施都集中到战时紧急物质的生产和对日扩大支持上,战时经济所需资金成倍增长。伪满政府为了进一步搜刮民财,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除了扩大的公债的发行,增加税金外,又于同年12年10日,开始了“岁末之国民储蓄实践旬”活动,把所谓的国民储蓄运动推向进一步发展阶段。伪兴业银行在伪经济部的委托下,“为达成全国民实践储蓄报国运动,而实行有奖储蓄”发行了“第九回有奖满洲储蓄债券。”当然,广大东北人民被强迫购买的储蓄债券的本金是不可能得以兑现的。这张债券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人民进行疯狂经济搜刮的一个见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