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壤调理剂,开启土壤健康与增产新时代

 昵称17680652 2014-09-03

  

  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前不久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被化肥‘喂瘦’的耕地”为主题,曝光了当前我国土壤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指出单纯地依靠化肥和农药实现作物的增产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该如何来拯救?如何来修复土壤,如何实现作物新的增产?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专业致力于土壤调理剂研发生产与推广的登封市新鑫农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振东先生,了解新时期土壤调理剂在土壤健康与作物增产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过量施用化肥,土壤问题严重

  当前土壤存在的问题有多严重?新鑫农科总经理魏振东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

  我国的耕地占世界耕地的9%,然而化肥使用量却占全球化肥使用量的三分之一,据了解1978年,我国化肥消耗总量884万吨,而到了2007年全国消耗的化肥总量以达到5107.8万吨,而且每年还在持续增长。

  工业废水及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已经造成中国现有耕地的1/5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统计,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8.46%;其中,污水灌溉、不合理耕作、轮作及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侵蚀耕地占40.3%,也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中微量元素缺乏、污染、连作障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土壤污染不仅导致农作物减产,更引发了农产品安全问题。

  在导致当前土壤存在问题的因素中,魏振东先生认为土地过量施用化肥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央视《焦点访谈》记者调查了解,近些年来,农户使用化肥越来越多,但产量却很难再上去,甚至出现减产的现象,农户从一亩使用一袋化肥到一亩使用两袋,但是作物并没有增产。中国农科院专家徐明岗介绍说,由于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酸化板结严重不堪,南方红壤地区土壤酸化惊人,20年间PH值平均下降了0.5个单位(自然酸化300万年才下降一个单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介绍说,中国受污染的耕地1.5亿亩,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每年直接损失200亿元,而这其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的。

  魏振东先生向记者分析介绍了不同地区土壤存在的问题及导致因素。长江以南的土壤,由于作物单一种植时间长,复种指数高,土壤酸化严重;北方瓜果蔬菜等经作区,作物连作种植严重,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复种指数高再加上化肥的大量使用,同时导致了东北黑土有机质大幅度下降;华北耕层变浅;西北耕地盐渍化严重。

  针对目前农户的用肥习惯及种植结构,魏振东先生显得十分担忧:若不改变农民过分重视氮磷钾,放弃主动追补诸如硅钙等其他中微量元素的施肥习惯,再过10年20年,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农作物的种植土壤被严重酸化、粮食大量减产。

  那么该如何解决当前种植所面临的土壤问题呢?

  市场需求大,土壤调理剂迎契机

  因为解决土壤问题的迫切性,市场上出现了极大的改善土壤产品的需求空缺,而土壤调理剂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成为解决当前种植中面临的土壤问题的关键。

  中国的土壤调理无论是从投入还是占环保产业市场份额方面,都明显滞后于当前的土壤污染程度。在环境产业发达的国家,土壤修复产业的市场份额占整个环保产业30%至50%。目前整个土壤调理剂行业,在农业部登记的有47个生产厂家,而登封市新鑫农科材料有限公司是其中具有相当实力的厂家之一。

  据魏振东先生介绍,当前,市场上,土壤调理剂年需求量大约3000万吨,而总的年产量产量目前大约仅有300吨,产品主要用于土壤结构、酸化、盐碱地改良以及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18亿耕地中,有约11.5亿亩急需改良,土壤调理剂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和改善土壤问题的特性,为土壤调理剂迎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土壤调理剂到底是什么?在土壤改良方面有哪些作用呢?

  土壤调理剂是指加入土壤中,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生物活性的材料,由农用保水剂及富含有机质、腐殖酸的天然泥浆、纯天然矿石或其他有机物为主要材料,辅以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元素组成,经科学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有极其显著的“保水、松土、增肥、透气”等功能。

  魏振东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农业部登记的土壤调理剂产品材料来源分三类:一类是以味精发酵尾液、餐厨废弃物等为原料的有机土壤调理剂;另一类是以牡蛎壳、麦饭石、钾长石、白云石、硅藻土、菱镁矿、磷矿等为原料的矿物源土壤调理剂(新鑫农科的土壤调理剂主要以纯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第三类是以聚酯为原料的农林保水剂。依据调理剂材料的特点,如果是天然矿石资源的调理剂,施用量可以大一点,而且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而人工合成的调理剂,因效能和成本均较高,则用量要少得多。

  土壤调理剂,虽无法代替肥料的使用,但却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化肥使用量,最后达到作物增产的效果。

  土壤问题的加剧及土壤调理剂市场的巨大空缺,让登封市新鑫农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振东先生先生看到了发展土壤调理剂的良机。

  借势资源,打造纯天然矿物质土壤调理剂第一品牌

  2013年,登封市新鑫农科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从事非金属矿钾长石、白云石及麦饭石的露天开采和深加工,用于生产矿物质土壤调理剂,成为土壤调理剂行业里的新锐企业。目前,新鑫农科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建成投产的有年产10万吨矿物质土壤调理剂生产线1条,正在改扩建的有30万吨土壤调理剂生产线1条,建成后总规模可达100万吨,并配套建成年产10万吨测土配方掺混肥生产线2条,是目前郑州地区唯一的纯天然矿物质土壤调理剂生产企业。

  那么除了土壤调理剂巨大的市场潜力外,为什么登封市新鑫农科材料有限公司敢来做这类新生的产品?优势在哪里?

  魏振东先生告诉记者,登封市新鑫农科材料有限公司拥有生产土壤调理剂所需要的丰富的纯天然矿物质资源,拥有麦饭石、钾长石、白云石、石灰石等的矿山采矿证,而且在生产上具备了为数不多的高温煅烧技术。在技术生产上,又借助了郑州大学工学院磷肥与复肥研究所的技术,这是一家国家级的研究所。新鑫农科的这种资源与技术优势是很多企业所不具备的。

  目前,新鑫农科的土壤调理剂产品“沃特壮”,是以钾长石、白云石、麦饭石为原料,经粉碎,高温煅烧而成。这种产品相比有机质类土壤调理剂来说,优势明显,有机质只有补充有机质的功能,但不能补充硅钙钾镁等中微量元素,也不具备固化处理重金属的功能。而以纯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的“沃特壮”可以!“沃特壮”不仅有土壤调理剂的功能,又具有肥料的功能,促进作物对氮、磷肥的吸收利用,并补充作物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

  其间,记者就“沃特壮”这个产品采访了新鑫农科副总经理张建平先生,他告诉记者,“沃特壮”土壤调理剂具有枸溶性特点,作物可以根据自身分泌的酸液来分解这些成分,按需吸收,具有长效性及缓释性。在一茬作物上,施一次即可,而在南方土壤酸性较强的区域可施1-2次。同时,张建平先生介绍,土传病害等土壤问题是导致作物重茬减产的主要因素,而“沃特壮”通过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变有害病菌、细菌的生长环境,达到抗重茬的效果。

  谈及目前“沃特壮”在市场上的推广,张建平介绍说,目前是以河南市场为中心,辐射其他省份,现在产品在河南、山东及湖南湖北等地已经打开了市场,尤其是在河南山东等地,推广已见成效,在河南驻马店做的比较好的县,销量可达到上千吨。未来将逐步打开陕西、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及云南等市场。

  目前,“沃特壮”在作物推广上取的良好效果及反映的作物主要是苹果、西瓜、烟叶、水稻、花生等,从市场反应来看,产品在新郑、荥阳的石榴,烟台、灵宝的苹果,新密的葡萄、开封、太康的西瓜等作物上表现都非常好。今年新鑫农科加大了作物实验示范观摩的种类。另外记者问起市场推广策略,张建平先生介绍说市场推广没有捷径,主要是靠示范观摩,让农户看到产品的效果,找到有实力的经销商来代理,以此打开市场。在人才上,新鑫农科加大对人才的招聘,所招收的业务员95%以上是学园艺、植保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市场上做推广,做跟踪回放,做田间实验对比,做技术指导服务等。

  记者问及土壤调理剂目前推广的困难,魏振东先生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农户用肥(以加大用肥量实现增产)习惯是最可怕最大的障碍。目前魏振东先生及其员工正在努力引导农户,试图改变农户不合理的用肥理念和用肥习惯,让农户认识到新时期土壤调理剂在改良土壤、保护土壤健康和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巨大功效。

  谈及未来,魏振东先生充满信心,他希望通过企业上下的努力,未来三年内登封市新鑫农科材料有限公司的土壤调理剂的销量达到20万吨,努力朝着“打造中国纯天然矿物质土壤调理剂第一品牌”的目标迈进,为新时期土壤的健康与作物的增产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