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3 08:49:17 beida31006 近代以来,西方医学是指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兴起的医学,它是伴随着近代欧洲工业革命,依托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从16世纪开始到19世纪,逐渐发展形成的与古希腊、古罗马医学完全不同的近代欧洲医学。公元1543年,比利时医学家维萨里通过直接解剖,撰著《人体之结构》,令人信服地指出了盖伦人体解剖学中的错误,彻底动摇了1300多年来盖伦在医学界的地位。哈维的解剖学成就成为西方近代医学潮流的转折点,从而“推毁了陈旧而顽固的盖伦概念”。 自16世纪以后,西方医学走向重大变革。由盖伦以前的医生或研究者与盖伦所建立起来的,以古希腊整体医学为代表的古代西方医学的大厦,被后来者,一块砖一块砖,一根梁一根梁地拆除,最后,彻底地推倒了古代西方医学的大厦。于是在古希腊医学大厦的废墟上,又重新打基础,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在那个废墟之上重新建造起全新的近代医学大厦。 毋庸置疑,西方医学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进入现代,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尤其在过去20年里,西方医学开始从东方医学传统中寻求另一种医学的智慧。 《剑桥医学史》的作者罗伊·波特说:“西方医学的根源似乎十分相似于中国、日本或印度医学。早期的西方医学,如我们所提到希腊医学,尤其是希波克拉底和盖伦,都是一种整体医学;它强调心与身、人体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它非常重视保持健康,认为健康主要取决于生活方式、心理和情绪状态、环境、饮食、锻炼、心态平和以及意志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个传统中,要求医生应当特别重视研究每个病人个体健康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它关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强调的是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主动合作。” 罗伊·波特指出:“今天的西方医学与众不同的是,在某种程度上它背离了自己的传统,走向了新的方向。”作者向世人提醒:“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正如对西方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军事的体制大张旗鼓地批评一样,对西方医学的批评声音也日渐增强,并以某种方式谴责西方医学体系太技术化取向、太非人格化、太体制化、太高技术化、太科学化、太官僚化,谴责它考虑更多的是医学职业的发展而不是病人的利益。在过去20年里,西方已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回到西方医学传统的起源,同时也开始从上面所提及的东方医学传统中寻求另一种医学的智慧。” 从世界医学史中似乎可以看出,中医学在产生的时代与历史空间与亚美尼亚医学、古埃及医学、古希腊医学、古印度医学有一定的共性,而与文艺复兴后产生的近代医学却不在同一个时空坐标系上。中医学的积累、传承和发展与西方医学的覆盖、更新、发展道路不同。 洛伊斯·N·玛格纳以羡慕称赞的口吻说:“中国不仅以民间药方的形式,而且以成熟和受人尊重的方式保持了它的医学传统,在某种程上这种独一无二的稳定性要归功于对过去的深深崇敬和可能有着6000年历史的文字记录系统。” 任何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独有的张力,文明的张力会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表现的强弱程度不一样。医学也是如此。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生前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老的话,给了一把解决文明冲突的钥匙,对待我们古老的中国本土医学,我们继承和发扬,以使得其具有足够的生存张力,又要意识到并解决好它与现代西方医学的关系,是相互圆融和促进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