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对待宗教的态度

 钱湖隐士 2014-09-03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对待宗教的态度有多种情况,表明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复杂。

  1)一种是为了避免与宗教的冲突,在内心上完全坚持科学真理,但是迫于宗教的压力又不得不在科学与宗教之间做出妥协。如哥白尼和伽利略。哥白尼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他不到10岁父亲就去世了,由当教堂主教的舅父抚养成人,后来自己也一直在教堂里担任职务。哥白尼对天文学的兴趣和潜心研究,使他对当时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发起了挑战,提出了日心说。为了避免任何教会的反对,他在《天体运行论》序言里强调日心说不能认为是宇宙的忠实描写,而只是一个有用的想法,并加上了献给教皇之类的字眼。

  而伽利略在与教庭的对抗中更具戏剧性。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发明制造了折射式望远镜并进行天文观测;他研究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完成了比萨斜塔的自由落体实验。这些科学活动彻底改变了伽利略对宇宙的看法。他是哥白尼学说的公开支持者,在著作、言谈或者演讲中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当罗马教皇将哥白尼的著作列入禁书后,伽利略被召到罗马,在受到警告后答应不再公开支持哥白尼学说。伽利略认为写一篇托勒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和哥白尼的信徒之间的对话而自己不偏袒任何一方就可以避免引起麻烦,于是他撰写了《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但在这本书里,亚里士多德明显不是哥白尼的对手,而且还被指控书中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是影射教皇本人。他再次被召至罗马并遭到刑讯的恐吓,被迫宣布放弃哥白尼学说并使用了低三下四的语言求情。

  2)一种是坚持科学与宗教的和谐。他们既探索科学真理,又保持者虔诚的宗教信仰,在情感河道的方面赞扬上帝,甚至用自然科学家的成就赞美上的全知全能。如牛顿。

  牛顿的著作是试图通过普遍规律来证明上帝存在的学说,他对宗教很有兴趣,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科学家中有一些是相信宗教的现代主义者,他们致力于宗教与科学的和解,而反对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密立根主张科学与宗教共同促进进化,认为宗教是人类进步的三大要素之一。他所说的三大要素是释伽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索教导德人类的良心、理想和期望,宗教的仁爱和利他主义精神;科学的自然规律的思想;进化的思想。

  3)一种是在科学研究之后逐渐改变了宗教信仰,如达尔文。达尔文是在正统信仰中长大的(不过,他的父亲是一位不可知论者或者说是一个怀疑论者)。达尔文的心爱读物是密尔顿的《失乐园》,他在贝格尔号上航行时一直带在身边。在他前往剑桥学习神学之前,他阅读了很多神学著作。他在那个时候丝毫也不怀疑圣经上的每一个字,因而使自己相信我们(英格兰教会)的信条必须无条件地完全接受。那时他所酷爱的读物中还有自然神学家培勒(Paley)的著作。由于毫不怀疑培勒的前提,所以他对书中的长篇立论十分喜爱和相信。在贝格尔号船上时,达尔文写道:“我是十分正统的,我还记得船上的一些高级船员对我在某些道德问题上引用圣经作为无法反驳的权威而坦率地嘲笑过我。”

  他的正统观念还含蓄地包括有由恒定不变的物种所占据着的被创造的世界。达尔文在剑桥和伦敦最常接触的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抱有相似的观点。在1859年以前,他们之中没有人比莱伊尔更经常、更正面地一再重申物种的固定不变性(虽然莱伊尔反对地球是新近形成的观点)。

  达尔文背弃基督教信仰是他回到英国后头两年的事。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对圣经(尤其是对旧约)采取了更为批判性的态度,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发现(世界是由上帝)设计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当达尔文发现一种机制——自然选择——能够说明适应和多样性的逐渐进化之后,就不再需要去信仰某个超自然的(制造钟表的)“钟表匠”。由于他的妻子和许多好友都是虔诚的有神论者,所以达尔文在自传中只能十分审慎地表露这种看法。但是最后他终于说:“一切事物开端的秘密是我们无法解释的,但就我个人来说我宁愿满足于当一个不可知论者”。

  1868年出版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他十分率直地表示我们只能在相信自然选择或信奉“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创世主安排一切、预见一切两者之中作出抉择。这样一来就使我们面对在自由意志和由神注定之间同样无法解决的难题”。总之,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即当达尔文着手深入研究他收集的标本时,他对基督教的信仰已经削弱到足以使他能够放弃物种不变这一观点的程度。

  4)一种是泛神论者,他们不相信那种主宰人类情感和命运的上帝,而是相信主宰着自然的和谐与秩序的斯宾诺莎的上帝。如爱因斯坦和普朗克。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家的宗教感情与普通人的宗教感情是不一样的,普通人信仰宗教,希望得到上帝的保佑,而科学家确实相信一种宇宙宗教精神,即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的因果关系。科学与宗教不是也不可能是互相抵触的,相反它们却互相需要。在一篇的论文中,爱因斯坦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这些观念“在我看来,一个受到宗教启发的人已经在最大限度内把他自己从自私的欲望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全神贯注于那些具有超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之中。……科学只能断定是什么,而不能断定应该是什么,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在其领域之外仍然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宗教只涉及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评价:它不能正当地揭示事实和事实间的联系。根据这一诠释,过去在科学也宗教之间广为人知的冲突必须都归因于对上述情形的误解。……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现在宗教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冲突的主要来源在于人格化的上帝这一概念。科学的目标是确立决定空间和时间坐标中的物体和事件间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我们能够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很精确地、很肯定地预言某些领域的现象的随时间变化的行为这一事实深深地根植于现代人的意识之中,即使他对那些规律的内容可能掌握的很少。”

  5)一种是坚持无神论立场,坚决反对宗教。布鲁诺是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激烈支持者,结果被罗马宗教法庭宣判为有罪,1600年被放在火刑柱上烧死。不过,宗教与科学的严重冲突时期已经过去,宗教信仰与科学信仰相对自由。现代更多的科学家坚持无神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