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花内容介绍:记得一个小说家曾经说:“短篇比拼的是悬念,中篇比拼的是情节,长篇比拼的是命运。”杜琪峰的电影好比智力游戏,而智力游戏是有时间限制的,《暗花》的时限为当天的午夜12点,《暗战》是3天。这样的安排类似《罗拉快跑》——所有的可能情节和结局在一开场就已交代清楚,剧情里面的人物对自己的职责一清二楚,而且费心费力孜孜以求。当目标和结局都已先在地被决定的时候,状态便成为目光关注的唯一焦点,就象此在在世既已知道死亡是人生的唯一现实性,剩下的就是在这现实性的逼迫下展示或“烦”或“畏”或“焦虑”…… 什么是状态,状态就是你拿捏自己身体和目光的分寸与姿态。《枪火》里面没有人,只有状态;《暗花》有状态,也有人。 梁朝伟的状态就很“烦”。他在澳门大街驱车挨家挨户寻找杀手的时候,一脸拉茬的胡子和寂寞空洞的眼神,这样的落拓造型真是酷毙。梁朝伟不掩饰自己的焦虑和烦闷,他拿完好无损的酒瓶砸疑犯的右手,一下,一下,再一下,砸的好象不是人手,而是他自己的状态。很累是吧,可是砸完了之后你还得继续这种无聊的寻找,你不能放弃,因为这是你的工作。 “为什么选我,我是个好警察,只要给钱就行。”在流尘飞舞的幽闭室里,梁朝伟绝望地问刘青云。这话听上去有些黑色幽默——一个给钱就行的好警察?!但是梁朝伟的确很委屈,为什么是我呢?为什么偏偏选中我!梁朝伟从一开始就费尽心力寻找的暗花果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暗花的对象就是他本人。 智力游戏玩到后来总是很无聊,因为答案往往早已经注定。杜式电影常玩的一个理念是“命定落网的逃遁”——逻辑的可能性一旦落实成现实的必然性时就带上了些许命运的味道。 梁朝伟即便杀死刘青云,气定神闲地来到码头,依然逃不脱死亡的结局,既然已经身处绝地,就一定不可能逢生——类似的事件一定不能纵容,否则卑鄙的人类会当上帝干屁用。 只是命运的无稽和荒诞叙述地多了也就有些乏味。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不太相信命运,就象我们不总是陷于某类不可自拔的状态,不太相信所谓命里注定的缘分一样。因为我们知道思想尚且可以遗忘,状态当然注定稍纵即逝;至于缘分这个词,更是总是先在地为一些事情埋下借口,而事实上每一次相遇都是缘分,我们并不为每次相遇寻找借口。有谁永远在拿着自己的身体走路,又有谁始终是是满怀欣喜得处在幸福的待命状态呢? 所以我喜欢《枪火》结局里吕颂贤的成功脱逃,这样一个例外不仅让命运这只幕后黑手黯然失色,而且使它成为一部杜式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喜剧。尽管我知道其实我是迷恋命运的。 剧情简介:在黑社会影片里,好像枪是最重要的角色,而在这部黑社会电影里,真正出彩的是智慧。 存在于黑社会中的矛盾,好像门派一直是最神圣的,门派的较量,越来越象一盘形势紧张的棋局,紧张的不仅是当前的形势,更是不知不觉间弥漫的杀气。 梁朝伟在影片里饰演一名警探,和黑社会交往不浅,在一次暗花事件中,负责保护黑社会老大乔治,以期与另一个黑社会老大基哥成功谈判而消除暗花的误会。他很辛苦的找到一名又一名可能会为得到暗花而跃跃欲试的杀手,狠毒的进行警告。 “为什么选我,我是个好警察,只要给钱就行。”对!在这个游戏里,梁朝伟扮演了一个好警察,一个只要给钱就可以的好警察。只是,游戏里并不需要这样的好警察,想远离游戏已经太迟了,因为你已经加入到了游戏中来。所以,你只有按照游戏规则办事,触犯了游戏规则,后果只有你自己去承担。 风格1信赖剧本香港金牌编剧聚其麾下 经典作《暗花》几乎天衣无缝的剧情,局中局计中计的运筹帷幄,充满了奇巧的构思和灵感的细节,近乎完美的剧情足以征服观众。 港片剧本粗糙众所周知,弱智的剧情总会令观众产生被愚弄的感觉,但杜琪峰注重剧本,更关注剧情里智慧的成分。游乃海、韦家辉、欧健儿、叶天成等众多金牌编剧,也齐聚杜琪峰麾下。《暗战》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杜琪峰让观众体验到开动脑筋的乐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