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除压抑与开悟

 老庄走狗 2014-09-03
解除压抑与开悟  [美]弗洛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12    更新时间:2006-11-7
 

 

2006年第10期)

我们正面临着在开悟与疯狂之间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这种说法也许令人惊异,但在我看来,这却出自显而易见的事实。

虽然精神病学关心的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疯,但真正的问题却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疯狂。设想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他的隔离、孤寂、无能,以及他对这一处境的觉察,人们会觉得这些负担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以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会在这压力之下“崩溃”。大多数人是通过补偿机制,比如使人僵化的常规生活,与群体保持一致,对权力、特权和金钱的追求,在与其他人共同参与宗教仪式时对偶像的依赖,自我牺牲式的苦行生活,以及自恋式的自我膨胀——总之,是以变得畸形而逃避了疯狂这一结果。所有这些补偿机制,都可以使人不至于疯狂,保证他们正常的活动。但要真正克服潜在的疯狂,根本的解决办法乃是对世界具有完全而建设性的回应,其最高形式就是开悟。

人只要没有达到与世界的创造性的联系——开悟是其最高成就,那么他充其量只能以常规生活、偶像崇拜、破坏性,以及对财产名誉的贪婪追求来补偿内心中潜在的压抑。一旦这些补偿破灭,他的健全心灵就会受到威胁。

在禅宗中,开悟有许多阶段,而顿悟乃是最高和决定性的一步。但就我所知,朝向悟的每一步骤都有价值,虽然这悟可能永远达不到。铃木博士曾就这一点作了如下譬喻:如果把一支蜡烛放进全暗的屋子,黑暗于是消失,屋里有了光明。但是,增加十支、百支或千支蜡烛,屋子无非是变得越来越亮。但决定性的变化是第一支蜡烛,是它冲破了黑暗。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所发生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初次意识到他是虚荣的、怯懦的、憎恨他人的,而在意识中竟相信自己是谦虚、勇敢和仁爱的。这一新的洞察也许会伤害他,但却为他敞开了门户,使他不再把内心压抑的东西投射到他人身上。他向前迈进;体验到在他自身中的婴儿、儿童、成人、罪犯、疯狂者、圣贤、艺术家、男人和女人;他更深地与人性沟通,与宇宙人沟通;他更少压抑,更为自由,更不需要投射作用和思虑作用。

(《禅宗与精神分析》埃利克·弗洛姆  等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