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心综合征疗效观察

 杏林脉香 2014-09-04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心综合征疗效观察

颈心综合征是指由颈椎的创伤或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心血管损害而致心前区疼痛等的病症。20031月~200gl2月,我们收治颈心综合征g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29g65岁,平均453岁;病史l个月~55年,平均l3个月。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g65岁,平均465岁;病史l个月~65年,平均l7个月。两组年龄、性别、分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胸闷、胸痛、心悸、失眠、头晕、头痛31例,心慌、气短、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7(心胸阵痛、刺痛1g例,闷胀痛13例,隐痛g),均伴有颈肩部酸困不适。对照组胸闷、胸痛、心悸、失眠头晕、头痛13例,心慌气短、阵发性心前区痛11(心胸阵痛4例,闷胀痛5例,隐痛2)

治疗组ST段压低19例,T波平坦13例,STT改变9例,室性早搏8例,房性早搏6例,窦性心动过速4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l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对照组ST段压低8例,T波平坦6例,ST-T改变4例,室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3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l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X线检查均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棘突偏斜。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前后缘增生,48例有不同程度的椎间孔改变、钩椎关节增生,45例椎间隙变窄,颈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提示有39例颈椎存在错位或滑移及不稳态情况。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前后缘增生,25例有不同程度的椎间孔改变、钩椎关节增生,24例椎间隙变窄,颈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提示有l4例颈椎存在错位或滑移及不稳态情况。

MRl检查均有椎体前缘增生、骨赘形成。治疗组有47例合并椎问盘突出(单间隙病变19例,双间隙病变13例,3间隙以上病变8)。对照组有21例合并椎间盘突出(单间隙病变l4例,双间隙病变9例,3间隙以上病变5)

诊断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当代心脏病》、《现代颈椎病》。有胸闷、心悸、失眠、头晕、头痛、心慌、气短、阵发性心前区疼痛、颈肩部酸困、活动受限、病变部分椎旁有压痛,X线、CTMRl检查摄片提示颈椎生理曲变直或消失、椎间隙变窄、部分椎体前后像增生、骨赘形成。排除颈椎外伤骨折、结核、骨肿瘤者。

辨证分型:①气滞血瘀:心胸闷胀阵痛,颈肩背部及上肢刺痛,疼痛不适,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斑。②痰湿阻络:心胸窒闷如物压,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肢体沉重,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③肝肾不足:心胸隐痛,心悸盗汗,眩晕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肢体麻木,气短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④气血亏虚: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懒言,舌淡苔薄少,脉细弱。治疗组气滞血瘀型21例,痰湿阻络l6例,心。肾不足10例,气血亏虚ll例。对照组气滞血瘀13例,痰湿阻络l0例,心肾不足5例,气血亏虚7例。

2.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有头痛、头晕、失眠、胸闷、心慌、气短、心悸、心前区疼痛者,降低心肌耗氧(倍他乐克l25-50mg12)、扩冠(单硝异山梨脂l0-20mg12)、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帕罗西汀l0mg11)、安神(艾司唑呛1g11)、补脑(比拉西坦02mg13)。②用桃仁10g,丹参15g,赤芍10g,川芎l0g,红花6g,熟地15g,黄芪15g,牛膝10g,杜仲10g,威灵仙l2g,鸡血藤l5g,秦艽12g,钩藤12g,甘草3g,全蝎3g。水煎服,11剂,分2次温服,1周为一疗程。③取耳迷根()、风池(),气滞血瘀取太冲、外关,肝肾不足取太溪、三阴交,痰湿阻络取人中、丰隆,气血亏虚取百会、足三里、大椎。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枕合带牵引,重量46kg,每次30min1周为一疗程。颈椎推拿牵引l周后颈项部肌肉松弛时,采用颈椎旋转提搬点推复位法,拇指放c,棘突左侧,余四指放于其颈部右侧,左前臂环抱拖住患者下颌,手掌固定其右侧面部。瞩患者放松,同时用力向上牵引颈部,并将其颈部屈10。、左旋20。,同时两手用力向右前侧推。棘突,左手向右旋转45℃当听到”咯畴”的声音提示颈椎滑移关节已复位。手法复位后嘱患者卧床水平牵引颈椎6-12h,牵引质量23kg24h后起床用颈围固定保护,以防损伤复发。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对照组:只用西药和颈肩部按摩,方法同治疗组。

3.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当代心脏病》、《现代颈椎病》。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心电图及有关检查恢复正常,1年内未复发。好转: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减轻,偶有胸闷、心慌,心电图及有关检查有明显改变,或l年内未复发。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比较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4.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l

5.讨论

颈心综合征因有类似心绞痛的心前区疼痛而易误诊为冠心病。王建胜等认为颈椎病是以退变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因为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脊髓和脊髓血管,导致神经细胞的功能障碍,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令延髓内心血管调节中枢缺血、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收缩,或致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颈神经受到变性的椎间盘、增生的椎体、退化的韧带、滑脱的椎体、错位的关节等压迫和慢性刺激、椎动脉周围神经受累、冲动向下扩散,通过心支产生内脏感受反射,从而引起类似冠心病、心绞痛症状。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基本病机为心血瘀阻。颈椎病属中医“骨痹”范畴,多由于劳损、外伤、长久屈颈及老年体弱等所致,病机为肝肾两虚、气血亏损、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滞血瘀,颈项筋骨肌肉失于气血之温煦、濡养。治当益气活血,通络祛瘀,宁心安神,舒筋止痛。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牛膝活血补血、化瘀通络,钩藤、威灵仙、秦艽祛风通络止痛,熟地、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邪,黄芪、大枣、甘草健脾益气。诸药共奏活血化瘀,通络疏经,益气健脾,宁心安神功效。针灸、推拿、牵引可舒筋、理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肿胀软组织对神经及脊椎动脉的压迫和刺激,改善神经功能和供血。综合治疗,疗效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