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MBA,60万,值么?

 成功是什么 2014-09-04

文 | Ms_桑德拉

这个周末,带着出差刚回的疲惫,去参加了中欧EMBA毕业两周年庆,从各地赶来的同学们分享了各自两年来的经历和感悟,有同学开始在全新的行业和领域创业,有同学创业的公司上市了,也有同学卖掉了企业去周游了世界…… 别人的人生总是这么精彩!

自从长江商学院和王石的新女友合力把EMBA的名誉给毁了之后,EMBA的学费就开始越涨越高,但这仍然挡不住想去读EMBA的人潮。毕业后的短短两年,我已经给5位朋友写过推荐信,接受过十几位朋友的相关咨询。当然,我都是不遗余力地给朋友推荐了以严谨治学而闻名的中欧商学院,这大概就是母校情结吧。

两年前毕业时写过一篇文章,是写给那些想去读EMBA的人。赶在两周年之际,再和大家分享一次。

EMBA,60万,值么?

中欧EMBA两年,老有人问我:学得有用吗?值吗?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我们大学、研究生的时候,没人问这类问题,而商学院就总是会被人问呢?究其原因,应该就是学费太贵了,贵到了让大家开始好奇和质疑值不值的程度。

可是,“值不值”是个很主观的判断。EMBA学习是一种体验,无法真实量化每一分钱和每一分钟的投入回报,就和你无法客观判断一份感情的投入值不值是一样的。

更何况,即便是同一个班的同学,在相同的学费投入和时间投入下,每个人的收获也都是不尽相同。比如我们班,有人收获了教授呕心传授的知识,有人分享、学习了同学在不同领域的经验,有人找到了生意上的伙伴,有人结交了下半辈子的球友。

收获什么,取决于你读EMBA的目的和态度。以下几点或许能够帮助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第一,不要指望学习成绩能给你成就感

在商学院里去比学习成绩是一件挺傻的事。这里没有成绩榜、家长会等一切鼓励成绩的行为。如果你一定要和金融背景的同学比金融和财务的成绩,和法律背景的同学比商法的成绩……那受伤的一定是你自己。再说,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在被一些人和一些组织用成绩这个东西衡量自己,难道还不够吗?

第二,不要指望财富能给你优越感

在EMBA班里炫富的下场,极有可能是自取其辱。如果要想感受财富的优越感,你不如拿100万买辆敞篷去长安街上溜达一圈来得更快、更多、更强。

当然,炫耀知识的下场也极有可能是相同的。如果你和我一样知识有限,保持沉默是比较明智的做法。你越发深沉,别人越发认为你高深。

第三,不要指望同学能给你业务

EMBA的一个奇特现象是,很多人更关心谁是我的同学,而不是谁是我的教授。因为不少人认为EMBA的最大价值是社交。不可否认,EMBA确实能够拓宽你的人脉,但是,你不能带着一颗做生意的心来和同学相处。怎么说呢,如果一个人带着一颗上床的心去交女朋友,你肯定会认为他是不对的。一件事情如果目的不纯,去向也一定不明。

第四,不要指望教授能给你管理灵药

有的同学,每个月上完教授的课,就马上回到自己的企业里开始应用学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于是这位老板读EMBA的两年,就成了他的企业改革和动荡不断的两年。劝君,千万不要拿自己的企业当成教授理念的试验田,可以适度、有选择借鉴,但不能完全套用。总之一句话,教授如果个个是做企业和管理的高手,他们极有可能就不会做教授了。

既然以上所有都指望不上,那么,几十万的学费到底能收获什么呢?

第一,体系化的商业思维

两年的学习可以帮你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商业思维,让你学会更体系、更大格局、更深层次去看待经济环境、商业竞争以及你所从事的专业。如果你自己创业,你会看到宏观经济周期和规律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你会站在商业竞争的角度看待公司治理;如果你是营销、财务、技术的负责人,你会了解一家公司运作的完整体系,从而更能理解协同与合作。

所以,EMBA并不是教具体的点子和生财之道,而是让人学会一种思考方法,领会到一种管理思想,然后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规划未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第二,重新的自我审视

有一个理论,说人到35岁基本上心理就会死亡,不再成长。35-45岁阶段,很多人开始慢慢产生一颗膨胀的心,慢慢丢失一颗进步的心。

膨胀的心,来自于事业上取得的所谓成就,以及身边充满了真心与非真心的赞赏。当你来到EMBA班,大家都是平等的同学,没有义务听从你、仰望你。如果有人像在公司里一样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别人只会以为你有病。所以用不了多久,你膨胀的心就会偃旗息鼓。

同时,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成为你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不足和思考。同学的勇气会激励你,智慧会点亮你,人生态度会感染你,当然无知和狂妄也会提醒你。

两年的EMBA,并不只是让你找回上学和校园的年轻感觉,更重要是让你回到对人生充满希望、对一切新知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年轻状态。


------------------------------------------

欢迎关注“Ms_桑德拉的专栏,微信号: Ms_SandraLiu。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