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561233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2014-09-04 | 阅:  转:  |  分享 
  


?

兰新铁路LXTJ5标段路基工程

?

编号:XXXX

?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

?

?

?

?

单位:中铁二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三工区

编制:

审核:

批准:





?

中铁二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三工区

2010年3月30日



1.编制目的

明确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新建铁路兰新第二双线工程施工图》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兰新第二双线铁路LXTJ5标段路基厂拌级配碎石施工。

4.作业准备

4.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5.技术要求

5.1水泥级配碎石的拌和全部在拌和厂集中厂拌。

5.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混合料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5.3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改良土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6.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6.1施工程序

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

4.2工艺流程

?

?

?

?

?

?

?

7.施工要求

7.1施工准备

⑴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

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必须采用厂拌法施工。拌和设备应计量准确,混合料必须进行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正式拌合前,调试厂拌设备。

⑶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⑷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粒密度、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

7.2施工工艺

⑴填筑前对所需的材料作全面的检查,并提前作好储料的一切准备工作,并有足够的储料场和储料设备,保证基床表层的正常铺筑。

⑵验收基床底层:

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⑶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报监理审批,严格控制标高;按10m一桩,放中线和边线,设置钢丝绳基准线。

⑷拌和:级配碎石混合料用级配碎石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匀,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设备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拌和需要各种级配的碎石数量,以使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填层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

⑸运输: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的移动,使混合料在装车时不致产生离析。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并保证足够的运输车辆,确保摊铺机能够不间断的连续摊铺。车辆运输过程中用防水蓬布覆盖。运料汽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汽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

⑹摊铺:摊铺时以日进度需要量和拌和设备的产量为度,合理计算卸料需要量。

基床表层下层的级配碎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必须用摊铺机摊铺。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及拌和厂的拌和能力配置运输车辆,使摊铺机的摊铺作业能够不间断的连续进行。

⑺碾压:采用三轮压路机、重型光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按实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和程序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须平整,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⑻检测:每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的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

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这一系列作业,需要在工艺性试验中确定工艺流程,这之中要根据混合料的初凝时间,组织好一个作业段的施工,并制定相关标准,如碾压遍数,作到达到要求的遍数,经一次检验能够合格。

各类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规定,凡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8.劳动组织

8.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8.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工班长 3~5人 指挥卸土人员 2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4~6人 机械工、普工 30~50人 ?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监理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9.材料要求

基层表层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其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不大于30%。

(2)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6%。

(3)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

(4)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杂质。

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范围表

方孔筛孔边长(mm)

10.设备机具配置

级配碎石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分为两大部分,即拌合厂和路堤填筑区的各个施工单元。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级配碎石拌合厂 填筑区施工单元 级配碎石拌合站1~2台 推土机2~4台 碎土设施1~2台 平地机1~2台 装载机2~4台 压路机2~4台 洒水车1~2台 洒水车1~2台 挖掘机1~2台 挖掘机1~2台 自卸汽车20~30台 11.质量控制及检验

11.1质量控制

11.1.1级配碎石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

①原材料(级配碎石、水泥);

②配合比;

③含水量控制;

④施工过程控制;

⑤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11.1.2级配碎石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1.1.3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论坛http://bbs.job2299.com/

11.1.4路堤填筑级配碎石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料的均匀性。

11.1.5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2质量检验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和新建兰新二线铁路工程有关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⑴各种集料进场过程中,每2000m3进行一次颗粒级配检验,并进行试配混合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重型击实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试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黏土团和其他杂质含量的检验(其他项目每料场抽样检验不少于3次),过渡段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质软易碎颗粒含量、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检验,其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⑵每工班生产混合料前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目测混合料级配和含水率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每一工作班抽检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须在拌和开始时检验,如发现生产过程有异常,增加抽查试验次数,根据颗粒级配、含水量、水泥含量检测信息及时调整配料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料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⑶Evd测试

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基本原理:利用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在阻尼装置上,产生的瞬间冲击荷载,通过阻尼装置及传力系统传递给直径300mm的承载板,在承载板下面(即测试面)产生的动应力,使承载板发生沉陷s—即承载板振动的振幅,由沉陷测定仪采集记录下来。沉陷值s越大,则被测点的承载力越小;反之,越大。

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标定:出厂前标定,每年标定一次,修理后标定,使用者每三个月校验标定记录中的落锤落距。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压实标准 级配碎石 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 地基系数K30(MPa/m) ≥190 在表层顶面每100m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 孔隙率n <18%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肩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55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肩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掺加水泥的级配碎石存在凝固的问题,采用灌砂或灌水法检验孔隙率,要考虑检验不合格时有继续进行碾压的时间。要求针对级配碎石生产能力、初凝时间、摊铺碾压设备等条件,计划好一个循环工作段。在该段从级配碎石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孔隙率检查要在初凝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并留有补压的余地。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高程 ±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水准仪测 2 路肩高程 ±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水准仪测 3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0,+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尺量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尺量 5 横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坡度尺量 6 平整度 不大于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2.5m长直尺量 7 厚度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量 12.安全及环保要求

12.1安全要求

12.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12.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12.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12.1.4级配碎石施工中,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12.2环保要求

12.2.1施工中,减少甚至避免扬尘,对施工运输便道、场地经常洒水防尘。

12.2.2行驶车辆只能在便道和施工场地内行驶,不能任意在戈壁地行驶。

12.2.3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12.2.4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8-































































检测试验

试验









摊铺







修整养护









碾压









运输









拌合





修整基床底层

















检测修整阶段



摊铺碾压区段



搅拌运输区段



验收基床底层区段







献花(0)
+1
(本文系56123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