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园闲草】腹有诗书气自华

 聽雨軒sjh 2014-09-04
题跋与诗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法培训讲稿

             ——书画题跋 书画创作与诗文歌赋

 

大家好!

为期两天的书法培训班,这是最后一讲,以下的时间里,我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话题,这些话题,既属于书画创作之内,也可以说是书画创作之外的,书画题跋与诗词歌赋,很宽泛,很深邃,以我的水平,是不好弄明白的,今天只作抛砖,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关注,就好了。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书法培训,但是,就诗词与题跋而言,我们不妨书画同提,因为这一范畴甚至可以跨越到书画之外,比如各类拓片、印刷品、石刻和各类文玩藏品等,都与此有涉。

下面就题跋与诗文,分两块来探讨一下:

书画与题跋

《说文解字注》:“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题跋即题写在书籍、字画、碑帖上,以品评、鉴赏、考证、记事为主的文字。宋代以来这类文字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文体题跋,又称题款,是书画创作和鉴赏的一个专用名词。在一般情况下,题款专门用于创作,而题跋则专门用于鉴赏。在五代之前,书画上的款跋或没有,或简单,尤其是画上,很难见到款跋。在王维、苏东坡等人之后,文人画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之后,诗词题跋才大行其道,成为作品的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发展到了极致,会在书画的幅面上,一题再题,甚至呈喧宾夺主之势。东坡曾有轶事:为人作手卷而留空白于后,人问之,答曰:为五百年后览此卷者留有题跋的余地也。自信之情溢于言表。从中也可看到那时题跋的重要了。     

好的题跋可以是很多种形态,以我的感觉归纳一下:

1、          可以顺正文而题

将正文中的话题,进一步阐释,或指明出处,或发挥见解,或补充摘要,使得正文更加丰满,使得画面更为充实;

2、          可以逆正文而题

使正文的轻松欢快突然沉静下来,像一个孩子喧闹之后,忽然寂静;也可是正文中的沉重忽然轻松起来,也像一位老人,偶露顽童之态,开明而愉悦;

3、          可以将主题内容进一步深化

挖掘或引申,使得整幅作品像一场电影,曲终人散,令人坐而不动,回味无穷,遐思不已。

4、          或辅佐正文内容,或补充画面。

好的题跋,像一条领带,最后系上,有了它,才完整,才有精神。这需要经营,好的西装,在设计和裁制时,就已经为这条领带留出了物理和精神位置,等待它的出现。

好的题跋,也可以是正文的一个添加或补充部分,像一枚胸针或是徽章,要得其所,决不能让人觉得它多余,觉得他来的不是地方、不是时候。

5、          好的题跋,可以当做正文来处理。

比如拓片上的题跋,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作品。甚至可以喧宾夺主,大行其事,我们看到那些历代名家名作,尤其是手卷和册页,会有那么多精彩的题跋和印章,如今看来,都已是那幅作品的一部分。《兰亭序》岳飞的《书跋》白蕉的《兰题杂存》,都已是单飞多年的独立的文章。有的书法作品,正文只一两字,题跋却是满幅,有的绘画,只有一两笔竹叶兰草,满纸的诗词题跋,这我们都是早已司空见惯的了,这在扬州八怪的作品里,多有出现,郑板桥的竹子,有的画面会六分半体的的题跋文字穿插在竹竿之间,直接作竹叶来用,有的画家,会在画面的屏风或是“画中画”上题跋,浑然一体。

6、          从内容上来说,好的题跋,是一位书画家的一块重要阵地。

过去的大家,都会充分利用这块宝地,来深一步展现自己的驾驭能力和挥之不尽的情怀。

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石涛的《画语录》,金农的《种竹记》,恽寿平的《南田画跋》,黄宾虹的《虹庐画谭》等等,这些很有名的精髓之作,都是辑自他们的书画作品,正是这些题跋,发乎书画作品,而又深刻地总结了他们自己的书画理论与艺术思想,我们不可想象,没有这些题跋的那些大家会是啥样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巨匠齐白石。

白石题书题画,更是成就了他的宗师位置,他有《借山吟馆诗草》和《白石诗草》等多部诗集行世,其中的大多数,是题画诗。他的题跋尤为高妙,可以将自己的一幅小画题成不朽:一幅螃蟹,他题曰:“看君到几时”,自己的一幅小虾,题曰:“家乡老屋后,溪中多得是”,这样的题跋,引人入胜,随他到了多年以前,到了千里之外,那份热爱生活的淳朴,那份精微的人生关注,都会在扑面而来的气息中,使人陶醉,让人动心。

    题跋的内容,可长可短,可怒可笑,可松可紧,可甜可辣,其实,是可以和书画内容一样,不必拘泥于一定之归的,可以因人而异,可以畅叙心怀。可以与主题有关,可以与主题无关,可以有事多说,可以无事散会,贵在真情实意,贵在随情适意。这是我的主张,仅供大家参考。

7、          题跋的位置经营

这是个关乎作品好坏成败的问题。我的主张,应是已觉得看着舒服为准,古人的题跋,多是危襟正坐,占据正文的位置;现代的诸家,已经是活分得很,他们早已像围棋高手一样,充分占据边边角角的位置,起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控局效果。

总的原则是要使这幅书画作品,给人以舒服的美感。可以超乎想象之外,但一定要合乎情理之中。

注意:

(1)与主体内容的“聚散”

(2)与主体内容的“对比”

(3)与主体内容的“呼应”

(4)与主体内容的“揖让”

(5)画面的“平衡”

(6)制造矛盾,解决矛盾

(7)可以是雪中送炭(救补),也可以是锦上添花(增益)

题跋可以在边角上,起到秤砣的作用,平衡画面;也可是在正文后面尾随,像当年八路军后面的民兵和百姓运粮队,让人看到了,振奋而鼓舞;

有的书画家,会将提拔穿插在正文内容中间,或在大字的缝隙里,或在木石的画面上,都无不可。

经营位置,可以求稳,可以求险,可以求新,可以求奇,只要看着舒服、不悖常理,都是好的题跋。

一幅好的书画作品,它给人的东西,诸如艺术感受,思维刺激,情怀的抒发,情感的共鸣,都可以是无限的。这就需要题跋来帮助完成。

题跋是心事,是心声,是必须说的话,是临别的赠言,是机场上的拥抱和握手,是一封言情说理的信件,是一个回望的眼神和微笑。

我们应该值得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

我们看到的过去的大师们,王羲之、苏东坡、董其昌、石涛、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等,他们的艺术主张和大师地位的确立,与其书画的题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诗词文章与书画

今天,我仅就书画临摹创作过程中,如何对待诗词的欣赏与创作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也属于摸索中的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商量,有不足和错谬,请大家指正。

     前辈书画大家,首先是学问家。书画,乃读书、治学、济世之余事。

齐白石曾自评“诗第一”,书画印居其后,历代书画家,也多有这类说法,他们是将诗文和读书看得很重的。这就主张了一个内容,书画艺术,是需要滋养的。

书画篆刻家石开先生曾说过:书画是人的心电图。说的仍然是书画与学养的问题。

     古人治学,书目学不可或缺。在整理和学习书目的同时,我们可以熟知那些高人。

在书谱学院的开院授课时,汪为新老师开口便说:“藝術需要文化支撐,全面的文化修養是非常重要的。”“要读书”。他一口气开了以下书目,要求大家一学期内读遍:

谢赫《古画品录》,张怀瓘《书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司空图《司空表圣全集》,郭熙《林泉高致》,董其昌《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王原祁《雨窗漫笔》,竺重光《画诠》,黄宾虹《虹庐画谭》、《古画微》,唐志契《绘事微言》,唐岱《绘事发微》,石涛《石涛画语录》,王国维《人间词话》。

诗书与道

书法贵有文学味,书法贵有哲学味,书法尤其贵有道气。技道兼得,天人合一,斯为神品。

诗词与书画

圣人云:诗言志。如今,一提到诗,好像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了。但是在过去,诗是一个书生的正事、常事和心头事,诗意地栖居,关键是心中的那个诗意,诗心。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可见,在表情达意这方面,诗词书画只是不同的渠道而已。其初始和最终的,都是要表达我们的内心世界,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对时光、对生命、对心里身外的情感与体悟。

 

书法家刘彦湖说过:“要透过字帖走入王羲之的内心”,怎么透?怎么走?我想诗词是最好的捷径。兰亭集时,王羲之有诗:“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乃携齐契。散怀一丘。”岁月的沧桑,生命的如流,多有感念,于是,我们理解了他在《兰亭集序》里的“感慨系之”了。回头再写兰亭,会有神助。

书法,不光是写字,要的是情感、抒发的是万物万事入我心的情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境界,“阳关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然后得于心而发诸笔端。这样的字,有情感,即如一个人,在他的情感迸发时,他会不顾一切,展现自我,如同刘玲醉酒,那样的表现,才是大自在,大境界,或有真我,或忘我无我,或天人合一。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离不开诗词

曾买过几本历代的《题画诗词》,翻看时,给我最大的刺激,就是那些书画家们的诗情画意,充沛而又丰盈。难以想象,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是别人的文字创作,要是抄写《祭侄稿》,也恐难得鲁公呐悲愤交集语笔端,苟非自己的诗文,更不会看到《寒食帖》中的那份急急缓缓的心情。所以,有好多的书法展赛,要求写自作诗,还是有道理的。题画诗文,就更不用说。古人有那么多的《诗意图》行世,陆俨少大师的《杜甫诗意册》一百图,曾在前几年拍卖出了天价,都是我们所知道的。

我们的诗词创作

古人的诗词创作,多为有感而发,多有《偶做》之类的诗句流传。可见,诗词还是言情言志的。迁安的诗词创作,方兴未艾,从《古燕山风》到《燕山》,已经结集多本。而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则可立于自己的角度来从事诗词的欣赏与创作。

谈及创作,对于古诗,如果有些陌生,可以从简单的绝句开始,然后律诗和古体,再到词。心意到处,可以先不顾及格律,或是写些新诗,都可以。诗文创作,只是个门径,我们要的是通过这个门径,去到达一个境地,去触摸一块风雅,去抒发一个情怀。

下面是我尝试着写的诗词:

⊙题画诗

偶弄胭脂画牡丹,八哥更立一石寒。

东风一过乌衣巷,春意忽来笔墨间。

 

狂生自古此相同,满壁闲书当富翁。

好友忽来无赠物,牡丹聊作一枝红。

             

曾为桃花学作诗,西风一过雁去迟。

晴窗满是青竹影,方叹今生有相知。

            

月来窗下起相思,遥念君兮君不知。

漫涂畹兰微醉后,春风吹到欲明时。

             

漫写琅玕十亩多,毫宣用尽又如何。

投胎若使为人去,世上容君能几多。

             

⊙青玉案·遣怀

春秋频过燕山路,数十载、皆虚度。雪月风华谁与诉,月缺月满,年年朝暮,难觅心归处。

天边云影常盈户,案上新词欲追古。若问此生愁几许,一川流水,半天残雾,雁去无重数。

   

其实,不只是诗词,文章也如此,甚至琴棋从事书画者,可在闲时侍弄一下,据我所知,在座的各位,好多已经对诗词多有实践与心得,在此,请大家批评与指正,以期共进。能提示大家去思考、去热爱、去创作,并于今后有所教我,已是我的收获。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