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碎语 熊梅生/ 文 摄影
人间四月天,琼花绽放时。一夜春雨让原本含蕊待放的琼花,变得繁花满树,如降瑞雪。在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春花中,琼花一身素洁,给人以别样的美感。琼花的美,独具风韵。她枝条广展,树冠呈球形,树姿优美,树形潇洒别致。花儿洁白如玉,风姿绰约,媚而不妖,清秀淡雅。 与众不同的花型是琼花美的精髓。花如玉盆,花中有花。八朵五瓣的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许许多多珍珠似的小花。真可谓“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据相关资料介绍,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而中间为两性小花。这种独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喜爱,并美其名曰:“聚八仙”。 在中国,大凡名花异草都与帝王将相有关。后庭花迷醉了陈后主,国色天香的牡丹得罪了武则天。琼花则与隋炀帝搅在一起,和古城扬州有不解之缘。我的祖籍是扬州,小时候常听父辈们讲那段故事,“隋炀帝下扬州,三千美女拉龙舟。一心想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上了中学以后喜欢看《隋唐演义》、《说唐》一类的章回小说,书中对荒淫无度的隋炀帝如何兴师动众开运河、造龙舟,与皇后及嫔妃下扬州看琼花的情节,绘声绘色,更让我坚信历史确有其事。直到受了高等教育,书读多了,才明白那是子虚乌有的事,完全是后人附会而成的杜撰。 隋炀帝在位的年代,史籍诗文中还没有实指的琼花,偶见“琼花“一词,只是比喻似玉的花朵。琼花作为一种在扬州实实在在的珍异花木,最早的记载是北宋王禹偁所作的《后土庙琼花诗·序》(公元997年)“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因赋诗以状其形态云。”从此序推断,王禹偁作这两首诗时,琼花还不曾被列入群芳谱,,也没有被前人吟咏。 到了庆历五年(1045)、八年(1048)韩琦、欧阳修先后来扬州为官,目睹琼花盛开时的芳姿仙容,写下很多著名诗词咏赞。韩琦《望江南》曰:“维扬好,灵宇有琼花。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仙葩。芳艳信难加。如雪貌,绰约最堪怜。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摇曳上云车。来到列仙家。”词中“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仙葩。”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琼花的细部构造;“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摇曳上云车”,极为形象地描摩琼花的仙姿玉貌。韩琦在《后土庙琼花》诗中以“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赞誉琼花的珍异稀少。欧阳修到了扬州,将后土祠改名为“琼花观”,为琼花建起一座无双亭,以示琼花的珍贵,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从王禹偁到韩琦、欧阳修,五十年间,三位太守的赞誉、呵护,很快使扬州琼花声名大振。历史上的皇帝老儿无不喜欢把世间美好的东西据为已有。据说北宋仁宗、哲宗、南宗孝宗三位皇帝都曾命人将扬州琼花移植到皇宫御苑,哪知道第二年就枯萎了,只得发还故里植回原处,结果琼花又神奇地茂盛如初。1276年(七月)扬州城被元军占领,次年(1277年)扬州琼花枯死。可见真正的扬州琼花兴于宋代,而绝种于元灭宋时。 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子虚乌有,而琼花的美丽却是实实在在的。当今的专家们认定,今天的琼花实际是类似琼花的“聚八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