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掘沪港通投资三大机会|QDII|板块

 成功是什么 2014-09-05

“沪港通”正式启动在即,而海外市场稀缺板块、A股/H股的估值折价、以及高股息等质量较好的股票等,成为外资机构掘金沪港两地投资机遇的重要筛选指标。在投资策略和标的选择上,外资则极为看重沪港两地的投资互补性。

三大指标筛选投资标的

受“沪港通”启动的利好驱动下,外资的涌入已经刺激香港与沪、深两市交易所股票成交量明显放大,为低迷已久的中国股市带来动能。

上证报记者了解发现,在分析哪些A股、H股板块最可能受益于沪港通计划时,高盛/高华证券、瑞银、东亚银行[0.15%]等外资金融机构多倾向于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考虑:海外市场稀缺板块、A股/H股的估值折价以及高股息等质量较好的股票。

“我们的分析显示,从中长期看,食品饮料、医疗保健、旅游休闲、军工、汽车、房地产、券商、资本品中的部分子板块对海外投资者具有吸引力。”高盛/高华证券分析师刘陈杰表示。

对于三类板块的投资价值,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处总监陈柏轩表示认同。“比如,国内‘类债券’的高息率资产,股息率较高的银行、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大盘蓝筹股。而稀缺性标的w 包括A股中的军工、中药、白酒等板块,还有港股中的TMT、新能源、博彩业等。”陈柏轩说。

瑞银证券H股策略分析师陆文杰则强调“香港市场的中盘股将是最大受益者”,特别是内陆投资者拥有信息优势的股票和能够提供非内陆资产敞口的股票。“环保设备、清洁能源和医疗行业中的中盘股是QDII最青睐的股票。”

看重沪港两市极强互补性

在投资策略、标的的选择中,外资机构颇为强调沪港两地市场的极强互补性。

“A股在原材料、工业与资本品、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等领域选择更加丰富;香港市场行业分布则相对集中于金融、能源、电信,而医疗个股和权重偏少,但互联网、博彩等有较强特色。”陈柏轩说。

“相对而言,A股市场是一个散户交易占主导的市场,行业更加偏向于食品饮料、医疗保健、传媒、旅游休闲与日常消费品。”刘陈杰说,A股小盘股估值溢价更高,相对于大盘股溢价300%左右,而且,A股换手率较H股要高很多、投机气氛更重。

此外,瑞银研究发现,自2013年以来,20只新推向市场的QDII产品中只有2只将投资重点放在大中华市场,而且过去4个季度以来QDII基金不断降低香港/内陆股票的比例。

陆文杰分析认为,内陆投资者倾向于利用他们对内陆企业的信息优势,获得更多海外资产敞口。“这就是为什么许多QDII虽然以MSCI世界指数作为基准,却主要投资与中国相关的股票,而且积极投资他们比较了解的中小盘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