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风俗由来已久,所谓“父子不同席”指的是父子不能在一张桌上吃饭(一般比较重要的场合,比如:订婚,结婚或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这是一种封建尊卑关系的体现,但有的时候也不是没有道理,比如一桌上都是比较有身份的人或者是长辈的同龄人,你一个年青人坐上面多多少少会影响交流,这种礼节在农村还比较盛行,你可以在一边倒酒,点烟,但一般不会和父辈人坐下,如果坐下喝酒,甚至大声喧哗,就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表现。 
民间宴饮父子同时参加时,往往不在同一席桌就座,还口中念念有词道:“父子不同席。”父子不同席之说的确有自,但其本意不是说父子不可同坐一宴席,此处的席说的是古代的座位。 为了便于理解这句话的原意,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原文: 
礼记:曲礼上:“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男人在外面的职事不要说给家中的妇女,家中妇女们的职事也不要拿来烦扰男人。女子许嫁,就要系缨,没有大的变故就不进她的屋门。姑姑、姐妹、女子已经出嫁而又回到家里来的,兄弟们不与她同席而坐,也不与她们共餐具。父子不同席而坐。” 
由此看来,此席非彼席也。至于现代人的这句口头禅,显然古代礼法的曲解了,但却歪打正着地避免了父子同坐一席带来的拘谨 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说的是饮酒时, 如果象这样, 怎么去称呼敬酒, 喝醉了失态又如何, 再则, 酒席上开玩笑, 嘻笑骂怒也放不开.... 
雅荷淡香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