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万荣县的“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顶层屋面日前完成修缮,主体工程将于10月完工。
该楼相传始建于唐,为纯木质结构,楼中无一枚铁钉,是中国古建筑楼阁中的珍品。现存者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高祖武德二年,曾率师平叛,逼近龙门关,途经万荣县(古称汾阴),曾在张瓮、解店、古城3地驻兵。平叛以后,就在3处驻地修建乐楼、庙宇,以炫耀他的武功。张瓮岳楼早已毁于战火,惟解店楼至尽屹立在解店(万荣)县城街上。
飞云楼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总高约23米。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各层屋顶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楼体量不大,但有四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此楼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醇黄若琥珀。全楼共有斗拱345组。
飞云楼是万荣县解店镇东岳庙内建筑群中的精华所在。民谚有“万荣有个解店楼,半截插在天里头”。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云楼与世界最高的纯木佛塔山西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