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怎样成为智慧型老师
2014-09-05 | 阅:  转:  |  分享 
  
怎样成为智慧型老师?

?????智慧型教师的成长道路有共性:智慧型的老师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而这种动力不是社会、职业、学校的领导或者学生家长强加给他的,而是智者内心中有种自我发展的需求,在内心中生根发芽,在自我塑造和自我反思中长成参天大树。

换句话说:智慧型教师具有自主发展的能力,时时刻刻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每一堂课,每一次的学习机会,不断思索,渐渐地,个人的悟性、言语表达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教育机智常年得以修炼,为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生成了有个性的教育智慧。

美国的高中生对自己报读适合自己大学的专业放在第一位,倒不是特别注重名牌,而且对自己的专业如数家珍,可以滔滔不绝说上几个小时,中国多数都是父母参与较多。智慧型的老师多是报考师范的时候就是热爱自己未来工作的人,所以一旦参加工作,智慧型的老师就与众不同,虽然缺乏经验,但是从第一节课开始,学生就喜欢智慧老师的课堂。而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愉悦促使智慧型的老师更加锦上添花,他懂得:优秀不是时间的累积,而是不断反省后的创造力。经验对智慧型的老师是不断地反思,提升悟性,找到更好地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是享受课堂和生命的过程。智慧型的老师真正做到了“在工作里爱了生命”,享受了工作的幸福。而有反思能力的老师渐渐就具有了创造性能力,成为具有较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

智慧型的老师,他的内心和课堂都进入了自由的境界。不管他所教的内容是熟悉或陌生,不管他所任教的是英语、语文、数学、科学或历社,他都可以运用自己头脑里的信息和现有的内容物结合起来,与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互动,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思路,灵活掌控课堂的节奏,即使拿他人的课件或者参照一些名师或同事的做法,也能做到活学活用。这就是智慧型教师的“自由”,游刃有余、高效的课堂,再加上对学生的尊重和有效沟通,学生就开心地学习地高效学习了,自然收获的是较强的能力和好习惯,好的发展趋势。

智慧型的老师运用就是这样自由运用个人的隐性知识在创造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一批批的学生。

当人以功利化的心态去应对周遭的世界,去从事一种职业时,他自身也就被功利化了。他与这个世界只是实用主义的关系,职业对他而言始终是“他之国度”,他无法沉浸其中,也就无从领略其中的意义。他失去了诗意的存在状态,在冷冰冰的孤寂或喧闹的物欲中寻求生计。他没有内心的自由。智慧型教师超越了单纯功利的追求而达到了自由的境地。这首先建立在教师的职业信念基础之上。教师的职业信念是使教师摆脱功利的诱惑、教书匠的困惑、漂浮无根的惶惑,使平凡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有意义的关键所在。教师职业的内涵非常丰富。生存与生计当然是教师的第一需要,但仅是低层次的需要,教师还有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陌生于己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了属我的生活世界,就与职业之间建立起活泼、丰富的联系,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激情在他胸中澎湃,诗意在他心底流淌,在不经意间,他成为校园优美环境的欣赏者、学生良好举止的赞赏者、教师神圣职业的吟诵者、课堂生命活力的激发者。“虽然教师职业是清贫的,报酬是低廉的,然而他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因为他不是为‘利’而选择这一职业的;虽然教师劳动的周期长,劳动价值不易为人们正确地估价,然而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的初衷,因为他不是为‘名’而走上这条路的。”这时,教师就把这一职业看做发挥自己才能、参与社会历史创造、达到自我完善的途径。教师职业便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他的又一生命。

附:把聪明的学生培养成----------智慧的学生

智慧是运用知识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智慧的教师通过智慧的课堂理念和做法培养智慧的学生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

聪明的孩子智慧的学生

1.能够知道答案1.能够提出问题

2.带着兴趣去听2.表达有力的观点

3.能理解他人的意思3.能抽象概括

4.能抓住要领4.能演绎推理

5.完成作业5.寻找课题

6.乐于接受6.长于出击

7.吸收知识7.运用知识

8.善于操作8.善于发明

9.长于记忆9.长于猜想

10.喜欢自己学习10.善于反思

从很多教学的比较看,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包揽了“聪明的孩子”的所有特点;美国教育培养的学生囊括了“智慧的学生”的所有表现。
献花(0)
+1
(本文系学思行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