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景名方

 彤彤2365 2014-09-06
 
  二、麻黄汤类
  三、承气汤类
 
  五、泻心汤类
  六、附子汤类
  七、栀子豉汤类
  八、白虎汤类
  
  十、四逆汤类
  十一、葛根汤类
  
  …… 

桂枝汤(合剂、颗粒) 桂枝(去皮)三钱(9克)、 芍药三钱(9克) 、生姜(9克)三钱 、大枣(切)十二枚(3枚)、 甘草二钱(炙,6克)。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实表散邪,滋阴和阳。外感风寒,汗出恶风,头痛发热,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杂病、病后、妊娠、产后等见时发热,自汗出,微恶风,属营卫不和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见上述症状者。


桂枝汤是增加脾胃之气,通畅营卫运行的通道的,一旦营卫之气充足通畅,则会微微汗出,这是一个标志而已,中医以此来判断,是否方药到达有效剂量。(罗大伦用本方治寒性荨麻疹,本人理解可以治高血压,李老也认可。)

葛根汤:

组 成: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发汗兼解肌。主 治:1.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⒉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归 经:足太阳药也。

方 义:成氏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

变化方:⑴本方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前证汗出恶风者。

⑵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

⑶本方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苓桂术甘汤:茯苓4两,桂枝3两(去皮),白术2两,甘草(炙)2两。温阳健脾,利水降冲。和经益阳。升阳化气。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主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短气有微饮。


小柴胡汤(冲剂、颗粒):柴胡、党参、大枣、姜半夏、甘草、黄芩、生姜。 解表散热,疏肝胆和胃。


大柴胡汤(颗粒) :柴胡(15克) 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洗(9克) 生姜 切(15克) 枳实(9克) 大枣 擘(4枚) 大黄(6克)。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小青龙汤(肺寒): 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大青龙汤(肺热):麻黄(去节)、石膏,各三钱。杏仁(去皮尖)、甘草(炙)、桂枝,各一钱。大枣五个,生姜一钱半。【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当归四逆汤:【组成】当归三两(12克)、桂枝三两(9克)、 芍药三两(9克)、 细辛三两(3克)、 通草二两(6克)、 大枣二十五枚(8枚、擘[bo])、 炙甘草二两(6克)。【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排脓汤:《金匮》桔梗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生姜二两。以疮疽脓硬,必当排而行之,使肿消而脓化。而死肌腐化,全赖中气,甘、枣培补脾精,生姜和中而行气,桔梗消结而化脓也。

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一两,大枣十二枚,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治呕利(上呕下泄)
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以太阳而传少阳,少阳经气内遏,必侵克戊土,而为呕利。逆而不降,则壅迫上脘而为呕,降而不舒,则郁迫下脘而为利。利泄胃阳,则入太阴之脏,利亡脾阴,则传阳明之腑。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易传阳明而为热。甘草大枣,补其脾精。黄芩、芍药,泻其相火也。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一两(15g)(去皮) 甘草二两(30g)(炙) 牡蛎二两30g(熬) 龙骨二两30g。主治悸怔忡,多梦失眠等症。


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成】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主治胆热脾寒。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未影响胃腑之故。仲景虽未明言大便情况,便溏之证在所难免,不言者,病变虽涉太阴,未必影响大便,故曰有“阴证机转”也。口苦(胆热)、便溏(脾虚)是最主要症状。用于治疗肝炎腹胀,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或者口渴口苦便溏者。

柴胡桂枝汤:桂枝(去皮)4.5克 黄芩4.5克 人参4.5克 甘草3克(炙) 半夏7.5克 芍药4.5克 大枣6枚(擘) 生姜4.5克 柴胡12克。调和营卫气血,又能和解表里,疏肝利胆。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
1.治疗肩背疼痛;还可以治疗耳后神经痛、肩周炎。

2.治疗肝气窜疼:用小柴胡汤疏肝理气,桂枝汤通阳活血。加佛手、香橼尤佳。(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一按肋骨就打饱嗝嗳气,随之缓解)

3.治疗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迁延性肝炎。

4.治疗类风湿小关节麻木、疼痛,加鸡血藤、络石藤尤佳。

5.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加白及、三七尤佳。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

6.治疗体虚感冒。症状:打喷嚏、流鼻涕、稍觉恶寒、很少发热、但反复感冒。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7.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

8、神经衰弱。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对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和消除神经衰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有人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60例,每日1剂,14天1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获效。 
9、脑缺血。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对脑部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良好的改善脑缺血的功能。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防己黄芪汤:

防己 一两【12g】 黄芪 一两一分【15g】去芦 甘草 半两【6g】炒 白术 七钱半【9g】四片,大一枚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伤寒论》:真武汤

【处方】 茯苓9克 芍药9克 白术6克 生姜(切)9克 附子5克(炮)

【功能主治】 【功用】温阳利水。治脾肾阳衰,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现用于肝、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耳源性眩晕,慢性结肠炎等属于牌肾阳虚者。治少阴肾证,水饮与里寒合而作嗽。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各3克;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6克;若呕者,去附子,生姜加重至15克。

【备注】 本方是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要方。方中附子温壮肾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利小便,止腹痛。五味相配,既能温补脾肾之阳,又可利水祛湿。故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聚所产生的诸证。


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12g) 桂枝去皮三两(9g) 白术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
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是化痰饮主方
用于水湿泛滥,遮蔽心阳。那么,此时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很多人会有眩晕的感觉,您想啊,本来人体的上部应该都是清阳之气,所以头脑才会清醒的,此时水寒之气上升,这是阴中之浊气啊,所以这叫清浊逆乱,本来人体应该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现在浊气都上逆了,那头还能不晕?就是眩晕,一站起来就不分东南西北,天旋地转,不明原因,从中医的角度看看,原因是很简单的,就是水湿把心阳给蒙蔽了。

张仲景描述得好,他说这个情况是:“起则头眩”,就是一起来,头就晕。

 张仲景还概括了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厚朴七物汤:厚朴半斤,甘草3两,大黄3两,大枣10枚,枳实5枚,桂枝2两,生姜5两。          病腹满,发热10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腹满气胀。风气内通于肝,肝盛乘胃,故表见发热,而内作腹满;风能消谷,即能食而为中风,所以饮食如故。用小承气荡涤肠胃之热,桂、甘、姜、枣调和营卫,而解在表之风耳


越婢加术汤:
【组成】麻黄6两 石膏半斤 生姜3两 甘草2两 白术4两 大枣15枚 。                      疏风泄热,发汗利水。
【主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沉者。(水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