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这幅画,展现的不是风雨对花的摧残,这是花儿在风雨中展现的一种别样的魅力。以往我们看惯了慵懒的牡丹,看惯了养尊处优的牡丹,看惯了争奇斗艳的牡丹,所以这样沐风浴雨、晶莹剔透、别样风情的牡丹在很多人的眼中便成了风雨对花儿的摧残和折磨,很少有人发现,原来历经风雨洗礼的牡丹其实更具有如此冷艳的魅力和风情。正是因为有了风,才有了花儿摇曳的身姿;正是因为有了雨,才有了花儿剔透和娇艳欲滴的面容;正是因为有了风和雨,才有了花儿如此让人感动的美丽,正是因为有了风和雨,才使得画面具有了如此摇曳人心的动感。。。。。
先生的画中之物是有灵魂的。这种灵魂,它不是来源于画中被表现的客体本身,而是来源于先生对被展现的客体本身的一种独特的感悟,也就是说,这种灵魂来源于先生对客观美的深切地感受和独特的解读。对客体的这种感受,虽然建立在客体之上,但是这种感受已经摆脱了客体本身,是一种升华到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我叫它“魂”。美丽在每个人身边都有,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发现美,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感悟美,更不是每个人都善于表达美。我们往往或是缺乏对美感的发现,或是缺乏对美感的进一步体味,或是缺乏表现美感的技巧,所以看了先生的画,我们不免感叹,感慨,震撼。。。。。。
先生是个善于观察的人,更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在他笔下有不知名的小草,也有国色天香的牡丹,但是无论它们是什么,先生都能通过自己的笔把他们最美丽的一面,最动人的一面,展现给我们。先生高超的绘画技艺,让客体的呈现摆脱了写意画抽象、粗犷的呈现方式,让客体的形象更贴近与人的视觉和感觉,给人无比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先生画画注意细节的处理和表达的手法的细腻感,画中的每一个花瓣,每一片叶子,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逼真,画中的一片漓雾,一线雨丝,一屡斜阳,一滴露水,都是那么富有动感又不失诗情画意。我认为先生的这种表达手法突破了写实风格难以摆脱的呆板,使得被具象表达的客体有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生命。
先生对花的感悟都蕴含了对花的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有的是对花儿美丽的品味,如《百年好和》、《花潮》、《依风醉露》、《娇红醉舞》、《篱边倩影》等;有的是对花儿繁盛的赞叹和抒情,如《飘雪》、《披拂香风多少意》、《醉雪》、《含欢春娇》、《春风如醉》、《地涌金莲》、《灼灼瑞华》等;有的是对花儿生命力的感叹,如《律动》、《三月草芳》、《秋馥》;有的是对花儿别样风采的捕捉,如《32》、《春深》、《浴醉》;有的是对诗情画意的意境的留恋和陶醉,如《花间月影》、《细雨》、《淡烟疏雨间斜阳》、《梦》、《沐露梳风》、《清漓晓雾》等;此外,花儿也是先生表达自我感情的使者,通过对花儿的描绘,挥洒着自己的内心,如《依偎》,《红尘往事》,《梦》、《故乡的记忆》、《狄芦秋晚》等。先生的画,如美酒,还需细细品味。
先生的画,细腻而不做作,华丽而不张扬,色彩丰富而不落俗套、花儿美丽而不艳俗,先生用自己的情感和画笔,赋予了花儿另一种意义上的生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命,所以他笔下的花儿会永远美丽而繁荣的盛开在爱花人的心中。,
浩深先生善画花,
画中花儿易醉人,
若要花画相媲美,
花输画儿韵和神。 200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