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海南曾有凶猛台风“铁飓”:民庐舍无一完者|海南|台风

 hnsddh 2014-09-06

同时受灾的还有琼山。“九月霜降后,飓风大作,摧屋折木,琼人谓之铁飓。”(《琼山县志》)

这场飓风违背了惯例,让人毫无戒备之心,因为海南岛一般在霜降之后,就不会有风灾。

那么,海南岛的飓风有哪些特点呢?民国《海南岛志》的编写者在走访了民间人士后,概括出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征兆和规律,对照当下,基本一致。

飓风有“四方之风”,俗称“风台”。

飓风发生的季节在“芒种以后,立冬以前”,频率是“或一岁累发,或累年一发”,岛人发现的规律是“秋分有,则寒露、霜降并有;秋分无,则寒露、霜降俱无”。

飓风将发前一两天,“云气浸空而疾飞,或海吼水腥,海鸟惊飞,断虹饮水,亦其征也。”

飓风发作时,“暴雨挟之,横冲直决,撼声如雷。起于东北者,必自北而西;起于西北者,必自北而东。”

飓风持续的时间,“小则二三日,大则七八日,皆必转南大作而后息,谓之‘回南’。回南不雨,必再作飓。”

海南岛飓风的类型大致有4种。

一般情况下,飓风都会裹挟暴雨,是有雨之风;偶尔也有无雨的,称为“干风”;飓风发作时一般不打雷,因此民间有“有雷不成飓”一说;然而,也有打雷的,声音大而久,俗称“铁飓”。

“干风”虽然有害于庄稼,但对房屋破坏力小。

“铁飓”则锐不可当,拔树飞瓦,无物不损。明末的那两条风灾记录,足以证明。

此外,还有一种暴风,应该不是今天所说的台风。它像是龙飞上天所致的,本地人称之为“鼓龙风”,“起则尘埃遍野,林叶飞空,其势更雄于飓。”不过,这种暴风骤起骤停,海上渔民最为忌惮,陆地上的人不会有什么危险。

清代:

飓风击打海匪“乌石二”

决定清代后期一个大事件命运的,似乎与一场罕见的“鼓龙风”有关。

《文昌县志》如是记载:“嘉庆十三年戊辰九月十六夜,飓大作,海潮自铺前涨至乌树岭下,有十余里,居民死者十余人。经年田咸,不可耕种。”

伴随1808年这场飓风的,还有一段海贼为患的历史,同样被收入《文昌县志》。

嘉庆年间,广东海匪“乌石二”等人聚众举事,船队横行海上,常常登上海南岛大肆掳掠,官兵都奈何不了他们,民众深受其害。文昌头苑岭头村的潘琼宇愤恨不平,卖掉牛群筹措钱款,搭起一座高楼,招集巫师诵经,怒视着海上的匪船,潘琼宇甚至咬破手指,书写“奏章”上诉天庭。不出几日,飓风大作,匪船沉海和被击碎的不计其数。从那以后,“乌石二”势孤力薄,最终被官军剿灭,他也束手就擒。

《雷州府志》将“乌石二”(原名麦有金,1765-1810)称作著名抗清英雄。他因出生在雷州半岛海康县乌石村,在家中排行老二而得此绰号。

乾隆年间,“乌石二”不堪忍受当地官府和豪门的欺压,与胞兄麦有贵(“乌石大”)和胞弟麦有芝(“乌石三”)聚众起义,为当地穷苦百姓打抱不平,深得拥戴和支持,部众也越来越多,拥有船只二三百艘。

嘉庆年间,乌石二接受安南国“宁海将军”的封号,并协助安南王攻打过临近小国,使得他在海上称雄进可攻退可守,清兵连年东讨西剿,都消灭不了乌石二。嘉庆十年(1805年),乌石二的船队与广东提督孙全谋在雷州海面激战,清军水师受挫,孙全谋因战败被降职,两广总督那彦成则削职发落新疆伊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