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松石名矿科普之“云盖寺”中

 Jennyluo777 2014-09-07
世界松石名矿科普之“云盖寺”中


% n- P# f/ C4 V/ v* I; i
云盖山主峰海拔862米,绿松石出产在5亿年前形成的寒武纪含矿地层。早已分不清是因寺而名山还是因山而名寺,也无从考证此地究竟从何时始采绿松石。当地王老板的说法是在唐宋时代,现在山上还能看见那时候的矿洞:“你知道古代没有炸药,怎么开矿吗?先火烧,再用水激……”不管传说如何,称这一带为中国矿业之母,是中国最早开采绿松石的地方,却并非没有根据。云盖寺以北十多公里的安城乡董家湾,1992年考古人员就发现了6万平方米的春秋战国古铜矿遗址。

当地还有一种传说更为耸动:当年卞和献给楚王的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其实就是绿松石,就出自这云盖寺。毗邻的陕西白河县志办主任艾文仲老先生考证后,支持这种说法。稍有不同的是,他认为具体位置是从此溯汉江而上几十公里的该县月儿潭,也属同一山系。$ Y8 u# ^& Q" B


不管怎样,云盖寺一带出产的绿松石块度大,颜色均一,光泽柔和,微透明,表面具玻璃感,属国际宝玉石界认可的一级品,是举世公认的。甚至,有些时候,绿松石干脆就被称作“云盖石”。

这是上苍赐予鄂西北的一个天然中国名牌,乃至世界名牌。

老矿工眼里的云盖寺3 B  S* t9 X1 j  {- ^% w- c% w
“我们这个矿的绿松石,是全世界最好的。”爬向云盖寺的山路上,当地的老矿工表达了和王老板同样的自豪。他指着山上的矿洞说:“你年纪轻,可能不知道。当年我们这个矿,那可是养活全县干部的……”此言不虚,湖北郧县鲍峡云盖寺绿松石矿曾是我国最大的绿松石企业,官方出版的《郧县地矿》说,自“1954年国家收回国有组建县办国营绿松石矿,从1954年—1999年,绿松石总产量为800余吨,累计创汇3亿美元,最高年产量达30吨,年产值达1200万元。”


“就是目前已经采空的这面山,在收归国有后,也是采了很多年,才真正找到富矿带的。”据《郧县地矿》记载:1970年该矿归国家轻工部管理后,进行机械化作业,到1972年才采到富矿带,当年产量达25吨……当时,1号井上马后采取大机器开采,生产量大增,1974年产量达到40吨,为了防止过度开采造成资源频繁,国家下达了开采计划,限制开采量在20吨以下。但是,正处于大跃进时期,从厂领导到工人一心夺高产,为郧县经济发展作贡献,日夜奋战,采取三班倒的政策,机器常年轰鸣,1976年产量达到80吨,1977年创100吨的最高纪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