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脏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杏林脉香 2014-09-07

肾脏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自《中医研究》文/李培旭

近些年,肾脏痫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尤其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方面显示了较人的优势,特别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了更为有效的临床疗效,已引起中西医界的关注。但是,肾脏病中西医结合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肾脏病中医辨止分型统一问题、肾脏病中医证候客观化问题、肾脏病中医治疗方案标准化问题,以及中药的肾毒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成为了肾脏病中西医结合学术走出围门的障碍.

l.肾脏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统一问题

目前,肾脏病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主要是西医诊病和中医辨证的结合。这一模式,由于病证结合、宏观和微观结合、结构与功能结合,从而提高了中两医的诊断水平、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但是,辨证分型还未能统一,如:以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为例,有按虚损期和关格期辨证,有按本证和标证辨证,有分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气()虚型、阴阳两虚型4型,有分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湿浊犯胃、浊阴上逆和肝阳上亢 8型等等。有人曾对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 35篇文章统计,结果:共有35个证型,其中只有7个证型重复出现,其余证型均单独出现14。可见,肾脏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仍多种多样,大多数仍是专家意见和个人经验。这一庞杂的局面表明:肾脏病中医辨证分型还不成熟、还未得到系统的研究确定、还没有真正揭示其证候规律,导致目前临床上其分型重复性较低,直接影响了其治疗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如:采用文献方法、专家经验方法,探索各类肾脏疾病的常见证型;再依据循证医学原则,采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各种肾脏疾病及其不同阶段的证候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慢性肾衰竭为例:在文献研究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分区随机抽样,用统一表格和资料收集、评分等标准,对慢性肾衰竭及其不同阶段进行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慢性肾衰竭及其不同阶段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揭示其常见的复合证候规律,从而建立现代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统一肾脏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2.肾脏病的中医证候客观化问题

近些年对肾脏病的中医证候客观化与标准化的研究做了一些工作,探讨了肾脏病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候关系、西医化验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等,初步提示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化验指标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是还很不成熟,发现的特异性指标还很少。也试图采用当前通行的症状积分法:按症状轻或偶尔出现;症状时轻时重或问断出现;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而划分为轻、中、重三级,并依次打分,把中医证候量化。但是这只是表面的量化,实际上并没有使其证候得到实质性的量化。正因为中医证候缺乏定量指标、缺乏特异性的客观指标,以致同一病人的中医辨证结果各不相同,也因个人的理论水平和经验的不同,而辨证结果不同,或在辨证中经常出现主观臆向等的问题。这与当今以循证医学手段确立的现代医学诊断模式差距很大,也是中西医在诊断方面不能真正结合的主要原因。所以开展中医证候客观化、标准化的研究势在必行。如何探索中医的定量、特异性客观指标,建立肾脏病中西医标准化的诊疗体系,要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技术和设备,,既要对有关中医肾脏的藏象、经络学说的内涵进行研究,又要对肾脏病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指标进行研究,揭示新的中医证候客观指标,阐明前人所未能发现的新问题。现代物理、生物及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为肾脏病的中医证候客观化与标准化奠定了一定基础,要学会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将其研究引向深入。实现建立统一的客观指标,创建定性与定量结合、客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的新的肾脏病中医证候标准体系。

3.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标准化问题

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论是”西诊中治”,还是中西药联用,以及透析、移植与中药的联用,都已广泛应用。这些结合使。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显示了活力和生机,实现了两种医学的相互渗透,收到了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降低复发率的效果,成为了提高肾脏病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的结合,治疗方法过于庞杂,各执一端;且疗效也不太确切,对部分。肾脏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更有甚者是盲目结合,无论什么疾病、不管病情如何,都是中药与西药相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治疗方案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研究;缺乏成熟的有突出疗效的治疗方案;缺乏统一的、公认的结合治疗标准。为此,要在发掘和整理前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以现代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医学科研方法,对各种治法和方药进行科学检测和系统评价,确定最优防治方案,吸收中医和西医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把两者有机结合,建立肾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标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疗效,较之于中医和西医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疗效都更为显著、副作用更为减轻的效果。

4.中药的肾毒性问题

1993年比利时医师发现含防己和厚朴的减肥中药造成2名妇女出现终末期肾衰后,中药的肾毒性问题已引起国际上专业人士的关注。由此引发澳大利亚、欧盟、美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进行”封杀”。这一事件造成几乎是世界性的关注,也是中医药几千年来绝无仅有的。由于在中药发展史上,对中药作用和副作用的认识,绝大多数是回顾性总结,甚至也有是个案的回顾性总结,基本没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前瞻性研究。近些年虽然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是还比较肤浅,以致中药毒副作用有的虽发现了但不确切,或与用量有关,但未能精确认识,或与配伍的关系还不清楚,以及中药毒副作用与炮制、制备工艺、给药途经、使用时间、个体体质等的关系未能明确。所有这些,有些已经认识了,有些还没有,大多数还缺乏系统的现代研究。

由于中药是用于防病治病的,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安危,所以不仅要清楚的认识其治疗作用,同时还要清楚的认识其毒副作用,以及减免其毒副作用的方法,从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尽管中药取之于自然,应用相对比较安全,但其毒副作用还是不少的。为确保使用安全,必须清楚的认识其毒性、了解其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其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现代科研方法,如:采用西医毒理学方法、人类基因组的DNA芯片检测方法等等,对中药单味、配伍、用量、炮制、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毒性研究,弄清其毒性成分、产生条件,以及解毒方法等问题。从而建立严格的中药用法用量、适宜剂型、适应病证、配伍禁忌和具体的毒副反应;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

5.结 语

肾脏病中西医结合是当今并存中医学和西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研究走向交叉、综合,以及系统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希望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建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肾脏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且在理论、疗效、安全等方面比单纯西医和中医都更具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