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阴虚型胸痹52例

 杏林脉香 2014-09-07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阴虚型胸痹52

胸痹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52例心肾阴虚型胸痹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共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诊断及分型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治疗方法

中药给予左归饮加减治疗,方药:熟地、山茱萸、茯苓各12g,党参、山药、麦冬、酸枣仁、郁金各15g,甘草、五味子、当归、枸杞子、川芎、鸡内金各10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4周为1个疗程。西药给予:消心痛10mgTid口服,有急性发作者,含服硝酸甘油(O.5mg/)。连续用药两个疗程,西药于第2疗程开始减量,每周减药量的1/3,直至停药。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时间延长,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未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3.2治疗结果

治疗52例中显效28例,好转2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2.1%。

4.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为寒邪内侵、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年迈体衰、肝肾亏虚等。《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既胸痹心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根据“久病必虚”,进一步耗气伤阴,及“久病及肾”之理,故此病除见以胸痛为主症外,还可见到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等心肾阴亏的表现,甚则阴损及阳,心阳()亏虚,失于温养,及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血液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则表现恶寒肢冷,胸部刺痛,遇寒加重,舌质紫暗,脉结代等阳虚血瘀的表现,所以治疗当以滋阴益肾,养心活血为主。方用左归饮加味,方中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滋阴益肾;山药、茯苓、甘草健脾以助生化之源,有助于阴液的生成;遵循阴阳互根之理,故用党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补心安神,益气养阴以治其本;丹参、川芎活血化瘀通脉以治其标,鸡内金运脾和胃以通心气,全方共奏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活血祛瘀之功,达标本兼治之功。配合西药消心痛可暂时性的增加冠脉循环血流量,减低心肌耗氧量,控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有助中药充分发挥效能。鉴于应用消心痛副作用大,所以在中药疗效充分发挥后,应渐减其量,直至停药。临床证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既可控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又可根治其本平调阴阳,以标本兼治,收效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