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前

 大黄甘草 2014-09-08

《本草经疏》:白前感秋之气而得土之冲味,故味甘辛,气微温。苏恭又谓微寒。性无毒,阳中之阴,降也。入手太阴肺家之要药。甘能缘,辛能散,温能下。以其长于下气,故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二病。皆气升气逆,痰随气壅所致,气降则痰自降,能降气则病本立拔矣。微温,微寒,见人参条下。
简误:白前辛温,走散下气之药,性无补益。凡咳逆上气,咳嗽气逆,由于气虚气不归元,而不由于肺气因邪客壅实者,禁用。《深师方》中所主久咳上气,体肿短气胀满,当是有停饮、水湿、湿痰之病乃可用之。病不由于此者,不得轻施。
《本草蒙筌》:味甘、辛,气微温。无毒。咳嗽上气能降,胸胁逆气堪驱。气壅膈,倒睡不得者殊功;气冲喉,呼吸欲绝者立效。仍治气塞咽嗌,时作水鸡声鸣。故古人气嗽方中,每每用之不遗,亦以其善主一切气也。又有保定肺气,温药佐使尤奇。

《本草求真》:[批]搜肺中风水。
白前专入肺。甘辛微温,为降气祛风除痰要药。缘人气实则痰壅,痰壅则风作,风与痰气胶固,则肺因尔不宁,而有喘嗽喘促体肿之病矣。非不用此以泄肺中实痰风邪,则气曷降,而嗽曷止,是以《金匮》用以治咳嗽脉沉,深师白前汤用此以治久咳上气,《深师方》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常作水鸡声者,白前汤主之。白前二两,紫菀、半夏各三两,大戟七合,煮取温服,禁食羊肉、饴糖。皆取降肺除痰之意。非若白薇气味咸寒专泄肺胃燥热,细辛辛热专发肾中寒邪也。此惟实者用之,虚者不宜用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