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

 一个没用的老人 2014-09-08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2011-11-23 08:47:47|  分类: 绘画构图学 |举报 |字号 订阅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系长篇连载,发表的是我在学习《绘画构图学》一书时所作的学习笔记和纪要,记录了自己的部分学习心得,收集了部分该书没有收入的、而我觉得挺好的图例。


 现在开始,自己将系统地安排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以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更好地、更有意义地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为记录退休后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心得,留下退休生活的轨迹,将陆续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整理的学习笔记发表和保存到自己的博客上,并请行家、老师们不吝赐教,在此本人向赐教的行家、老师们顺致谢意和敬意。

 

 

                                                                                                                                        一杯清淡的绿茶


───────────────────────────────────────────────────────────────────────────────

 

 

第六章 构图技法

 

 法国丹纳在《艺术哲学》序言中所说:“在人类创造的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他个人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品创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由此可见,组织绘画构图的种种技法手段更是理性思考的产物。

 

 构图技法是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谈法在于明理,理既明了,法即随意,方能使构图不落俗套。法则虽为规范,但不应是禁囿创造构图的樊笼,中国画论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画面分割 取势定位

 

 构图中形象位置、画面空间的分配,是按照具体表现内容和物象的关系而确定的。不同的位置与不同的空间面积的分配给人以不同的形式感。通过不同的画面分割,可以做到使物象的位置适应于人的视觉美感,取得醒目的地位、可以使空间面积的分配比例和谐、可以使表达的物象动势连贯取得浑然一体、可以取得构成骨架的基本形、可以使构图取得严格的级差变化。

 

 画面分割,即是指构图时,先暂时舍弃物象的具体形,取其抽象的轮廓形态的基本线形,以虚设的长线对画面进行平面分割,作为物象布局的“坐标线”或范围圈,并以此为基准,调整画面形象位置、面积分配比例和结构关系。

 

 画面分割因构图的着眼点不同而有别:

 空间定位分割:系指为了审视形象位置、空间面积的形式作用和为了取得形象位置的视觉美感和空间面积的比例协调而进行的画面分割。

基本形分割:系指为了物象构成取得明确的基本形和形式基调而进行的画面分割。

骨线取势分割:系指为了取得物象动势的连贯,以气韵骨线布局定位而进行的分割、

级差分割:系指为了取得焦点透视效果和级差变化的秩序而进行的画面分割。

 

 

一、空间定位分割

 

1. 等分分割

 

 等分分割定位,即以长直线将画面分割成两个以上相等面积的分割,以其分割线和分割的面积作为物象布局的位置或范围。等分分割的构图,物象布局一律,容易产生秩序的美,但它是一种相同的节律,运用不当易产生单调或呆板的感觉。

 

 等分分割可以有多种分割方式:

 

① 中间分割,即以画面对角线相交,取得画面中心点,通过中心点的水平或垂直线,将画面分割为上下或左右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物象安排在中间分割线上,位居画面中间;或者物象分别平行呼应地布局于中间分割线两侧的面积内。这两种布局都容易取得对称平衡的构图效果。将形象布置在画面中间最能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但是它也存在一个容易显得呆板的缺点,因而适用于装饰性的构图。物象上下或左右的对称布局,如果稍不注意,容易使人产生画面分成两半的感觉。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09  中间等分分割

 

② 以长线将画面分割成多个相等面积的等分分割,在分割线或分割后的面积内适形安排物象,容易形成装饰性的无级差变化的效果。主体形象为了突出往往置于中间,表现对象无主次区别时往往是无级差地平列布局。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0  长直线等分分割

 

2.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是将画框边线按黄金比例(黄金比例:参见第二章第一节)划出分割点进行画面分割。黄金比例适合于人眼的习惯感受。

 

 如果形象偏离于黄金分割线之外,使人产生过于偏向一边的感觉,而形象向内偏离黄金分割线则给人以居中的感觉。应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安排确定主要形象位置,以取得特殊的形式感觉。地平线的位置亦然。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1  [法]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牧羊女》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2 齐白石 《樱桃》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3 任伯年 《杨柳八哥》

 

画面中二个同质同量同类的物象,其位置不同引起视觉注意顺序也不同。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4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5  [法]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晚钟》

 

一般情况下,多形象的复杂构图中,主要形象在黄金分割线上,次要形象在副黄金分割线上,符合人的注意顺序,其视线移动距离的黄金比率,形成韵律的节奏,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二、基本形分割

 

依据表现内容的需要,为取得构图基本线形的形式感,构图时以基本线形分割画面,使表现对象的组合关系有了基本线形的规定性,这样就可以使构图形式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更适宜内容和感情的表达。

 

基本形分割构图法的基础是基本线形的形式因素,这种形式因素与具体形象内容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更加感人的形式力量,读者可以在基本线形的形式作用引导下被带进画家感情表达的漩涡。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6  [德国] 珂勒惠支《农民战争》组画五《反抗》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7 李少文 《九歌》组画之《东君》

 

许多中国画的构图类似于太极图布局,给人以均衡稳定、流动畅然、气不外泄、元气内含、气韵生动的形式感觉。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8 吴昌硕 《桃》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19 齐白石《荷花蜻蜓图》

 

三、骨线分割

 

 构图为取势和气韵,以决定物象态势的骨线或物象运动轨迹之骨线分割画面,进行布局定位,称为骨线分割。骨线包括“气势骨线”和“气脉骨线”。

 

 “气势骨线”系指物象动感的趋向线,可以理解为“动态线”和物形骨线,如人和动物的脊椎骨,树的主干、主枝和山脊等等;“气脉骨线”系指构图中物象布局的连贯性形成的运动轨迹,因“视觉组合”而形成的无形的运动线,也就是物象运动的脉络,对此也可称“气脉”,如山脊构成的运动线,山水画家称“龙脉”。

 

 “取势”系指画家运用此线分割定位布局;“气脉”系指中国画虚空之处的连贯性,由于“视觉组合”也形成脉络。“画中虚白之处,不论其大小、长短、宽狭,要能在气脉上互相连贯,不可中断。”(黄宾虹语)

 

 “气势”与“气脉”骨线是无形的抽象的线,但都是有形的点、线、面构成的无形骨线,是笔墨运行的纲,是形成画面总体气韵的骨线。所谓“气”即形象内含的运动感觉,“气韵”,就是气的有节奏的运动所产生的韵律感和音乐感,它是形式心理的反映;而笔墨则是人们获得气韵感受的形式之一。

 

 骨线分割则是适宜中国画气韵表现。取势定位实际上就是骨线分割,定出走笔运墨的骨线之纲,挥毫洒墨依纲而行,才有可能达到总体的气韵生动。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20 于非闇 《红杏山鹧》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21 陆俨少 《江峡》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22 许麟芦 《荷花》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23 潘天寿《蛙石》

 

四、级差分割

 

表现几何结构物有规律的级差变化或透视变化而进行的画面分割为级差分割。

 

1. 透视级差分割

 

写实绘画为取得透视变化的合理性,构图时按透视学原理而进行的透视级差变化的画面分割。

 

2. 几何结构级差造形

 

 画家不按透视学原理进行画面的级差分割。比如运用几何图形或几何形象,运用色度和色彩的排列,运用形式与线条之间的张力,产生各种运动幻觉的抽象派艺术。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24  [法] 维克托·瓦萨雷利(Victor Vassarely)作品

 

 

   五、复合分割

 

构图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割法灵活地复合运用,对此,称为复合分割。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25  [意大利] 杜乔·迪·博尼塞尼亚(Duccio di Buoninsegna)《端坐宝座的圣母与圣婴及六位天使》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26  [意大利] 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麦当娜天篷(Madonna del Baldacchino)》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9)-----第六章 构图技法  (之三) - 一杯清淡的绿茶 - 一杯清淡的绿茶 

图427 葛鹏仁 《向天山》

 

 

(学习笔记《第六章 构图技法 第四节 黑白灰色块与色彩布局》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