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将消失的部落—— 丹老莫肯族——拍摄:祝天华

 九寻十藏 2014-09-08



        2012年的年末, 我去了缅甸的南部—丹老(Myeik)

        丹老, 一个美丽的地方,它位于安达曼海,丹老群岛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原始生态群岛,海水清澈见底,并有不少世界仅存的海底珍稀动物,这片群岛里大约有800多座群岛是莫肯人的家园。莫肯人属一种游牧的南岛语族,目前统计只有二千多人,是海上吉普赛人——莫肯族在海上坚守着游牧式的自给自足生活,擅长潜水,每天在海滩上搜寻安达曼海给他们提供的生活必需品。不过随着气温上升和海平面的变动,他们赖以生存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 

        他们每年在船上生活九个月之久,在缅甸和泰国周围的水域中谋生。  丹老群岛她是和一大串名字联系在一起 印度洋,安达曼海,金色的沙滩,无尽的红树林,成群的白鹭,如海上翡翠般无数的小岛,还有莫肯人的独木舟。。。。。。。。

        这片安达曼海平静 ,幽蓝 ,阳光下映在海面上星星点点的光斑像是随手洒下了一把珍珠,波光粼粼  忽隐忽显。

        丹老的生活是安静的,清淡而飘逸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印度洋挽起她裙角,在早晚时分,散发着浓郁的雾气,使丹老充满了若即若离的混沌感。码头上天不亮就会嘈杂起来,因为那是他们一天生计的开始,阳光慢慢的从高大茂密的椰林倾泻下来,寺庙来传来僧童们朗朗的咏颂,民居前排成的队僧侣们无声地等待着百姓们的布施,金色的阳光,红色的袈裟,在晨光的抚摸中一瞬间仿佛在仙境一般。妇人们头顶着瓦罐婀娜的在蜿蜒的泥土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更多的人做着自己的事情。金顶的佛塔、红门的僧房、高大的殿堂,悠扬的梵唱, 经商的人、修行的僧人、劳作的百姓、人与自然、人与宗教和谐融于丹老的海域岛之中。当爬上山坡上望去,隔海的卧佛和山坡下的人家都升起炊烟,当炊烟夹杂着雾气顺着海岸小巷、竹楼和树丛向外流淌,整个丹老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仙女一样衣袂缥袅起来。

        傍晚时分温熏温暖的阳光洒在安达曼海平静的海面上,全家们在自家的船上吃晚饭。他们是莫肯人当中为数不多的依然坚持穿梭于这片群岛清澈水域的人家之一。他们始终认为,“我们一直生活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我们了解这里,属于这里。”

        丹老面临印度洋是个交通不很发达相对落后的地方,而那些远离丹老的岛屿更是交通不便 。但是殖民地遗留下的痕迹很重,英语在这里很流行,因为交通不便很少有外人光顾。所以一出丹老机场还是被边检查来查去填表折腾一个多小时才放行,接下来的几天倒是很顺利,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热情,很原始的生活方式,似乎很少受到外来的文化的影响,生活在自由自在的世界里,每个人的脸上总是充满着微笑,虽然生活贫困,但那种安然的生活态度给了我深深的印象。几天的行程匆匆的走过。。。。

        面对着外来生活文化的侵蚀,小岛原本清澈的海水和沙滩上,带有文明标志的废弃物越来越多,看着这些不经意的文化侵蚀,我不知道这种原生态的生活还能坚持多久,我希望那一天晚些到来,我怀念它,安达曼海的那一片清澈的海还有哪里善良勤劳的莫肯族人。。。。。。。

        回来整理那些照片,看着一张张熟悉亲切的面孔 ,一些回忆又涌上了我的心头,依稀如同昨天。。。

                                                               祝天华

                                                               2013-6-20 成都 结庐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