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孝敬父母要做的45件事》有感

 冬雪里的梅 2014-09-08
     当我看到书名,我有些许惊喜,也许是希望她能指引我,也许是希望得到点滴认可;当我读完内容,我陷入无限沉思,怀疑自己做了几分,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跟她走……
    读完了她,我才相信原来有真有这样的书——她说出了人蕴藏在心中的话语和愿望;读了她,我才意识到孝敬父母在于“行”,而不仅仅是心;读了她,我才知道说出那份特殊的爱需要多大勇气;读了她,我才体会到:父母仍旧是父母,儿女毕竟是儿女,儿女对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永远赶不上父母对儿女的关爱和照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有时也很无奈,无奈自己不是不关心父母,不是故意忽视父母,因为我们也一直在为父母的晚年幸福孜孜不倦的探求最光亮的出口。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一点:父母在一天天衰老,他们还有多少时日去等待我们所希望能够给予他们的金色黄昏?!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去赚取我们所想快意报恩的金钱时,我们应该仔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是否可以常回家看看,常带父母买些衣服,常给父母洗洗被褥……
我们都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我们都开始意识到生活即将陷入新的一轮循环中。如果我们只是在不断的等待时机,需求机会,那么我们将面临的只有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痛,一种永远无法愈合的伤。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净土,名叫感恩。对于每一位曾经给予我们点滴扶持的人,我们都会默默的铭记于心。但是,我们感动的再多,思考的再深,不如我们真真切切的去做,踏踏实实的去回报。
更多时候,肢体行动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想的有多高,就要力争去达到,否则就是空想;我们爱给予我们爱的人,就要努力让他们享受的到,不然就是不爱。
    父母是天下最易满足的人,他们只知道孩子的身体重要,却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的身板儿;他们只知道为儿女准备美酒佳肴,自己却每每只知道分享剩菜残羹。
    周国平写到:“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父母在,他们的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好好爱我们的父母吧,爱他们是我们的福气。”是的,被爱是一种幸福,去爱更是一种幸福。父母永远都是我们心灵驻足的港湾,内心牵挂的彼岸。趁着父母健在,我们还犹豫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