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抗战期间,学生在制作木刻书籍宣传抗日。60年前的记忆:烽火中的童年之二――抗争:早熟的觉醒 6月1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 60年前的这一天,中华民族的艰苦抗战已接近最后的胜利。在今天的孩子们欢度节日之时,我们辑录了那一代儿童苦难与抗争的影像――他们所拥有的,更多是眼泪、鲜血以及战争的回忆。 这些因为远离而有些模糊的记忆,这些由于遥远而有些不太清晰的图像,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一段苦难记忆。 背景:苦难让战火下的儿童过早地成熟,也过早地觉醒。他们面对杀戮,懂得了仇恨;经历了奴役,学会了反抗。这些幼小的身影,出现在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 抗战爆发后,举国奋起,很多儿童也在为抗战奔波忙碌。他们拿出了心爱的储钱罐,走上街头向路人募捐;他们在木刻上刻下国仇家恨,并像大人一样为抗战呼喊;他们还成立了孩子剧团,辛勤地编排、演练,然后转战数千里,深入前线和后方慰问演出。
图为1938年7月7日,参加“抗战献金”的武汉儿童拿出了自己的储蓄罐
图为1940年,在重庆近郊向乡民宣传抗战的儿童
图为淞沪会战爆发后,为支援上海前线的将士,这位老人和孙女日夜赶制寒衣。
图为1938年7月7日,武汉教养院的孤儿卖报支持“抗战献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