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风景拍摄的一点体会

 hzcnw 2014-09-09


风景摄影是常见的题材,也是旅游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氛围的滋养,特别是受传统山水画的影响,具有以情写景,以景抒情,追求意境的特点,它是纪实的,但更侧重于表达感情。拍摄时赋予了情感,片子就会有“灵魂”,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经多方学习参考,结合自己的拍摄实践,浅谈一些风景摄影的体会,供朋友们参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拍摄角度的选择:

  1、表现意图出发,确定相机的拍摄方位。高角度适于纵观全局,表现一定的空间深度。低角度适于夸张最有表现力的局部景物,它能使前景突出和显得高大,后景相对缩小,空间透视感强。从表现空间深度来看,平视角度是最不理想的。

  2、通过角度的选择,恰当运用前后景,有利用表现空间深度和美化画面。前景因处于画面前面,占有一定的份量,所以对美化画面,突出主题有很大影响。利用前景可以表现季节和地方特点,平衡和点缀画面,增强美感;透过前景展现远景,可以加强画面的纵深感;模糊的前景或清晰的前景,是为了与主体或陪体相争,进一步渲染现场气氛。广角镜头视角大,容易制造出较大的前景。

二、拍摄时间、光线、机会的选择:

1、风景摄影主要是以太阳作光源。正面光可使景物明亮,但缺乏层次。侧光会使景物产生阴影,立体感强但反差大。逆光产生轮廓光,使景物之间产生明显的光的界域,层次丰富。日出或日落时,具有一天中最柔和的光线,可能在不同方向获得正光,侧光或逆光效果。日出前的黎明光和日落后的黄昏光,是天空反射到地面的散射光,是一天中亮度最低的自然光,这时景物亮度低,表现物体的质感困难,若出现光灿夺目的云霞(俗称“火烧云”),以此衬托山色水光的画面,则充满诗情画意。

  2、风景摄影要有耐性。风景虽是静态为主但随着时间、天气、光照,云彩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须要耐心等待最能符合摄影意图的瞬间。很多大师都说,在季节里最好的时间(黎明、傍晚或中午),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景色(山里、海边),站在一个好的角度,手里拿着一个好的相机,就会有好的照片。应该自己多看看片子,从构图、色彩、角度上面找自己的风格,多拍。风景比很多其他要难拍很多,因为光线虽然能够选择,但是合理的光线有时是等出来的。风景注重前景,中景,远景结合,这样更有层次。

3、逆光拍摄是一种既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又可产生独特艺术效果的摄影手法。 逆光是从景物背后照射来的,我们拍摄的对象主体往往是没有直接光线照射的阴暗部分,因而也就不容易表现出景物的明暗层次和线条,而且反差大、变化多,如果没有较为丰富的拍摄技巧和经验,就会造成摄影主体曝光不准确,显示不出逆光摄影作品的独特魅力。因此拍摄者在拍摄逆光摄影作品时要能熟练运用、掌握以下技巧:

1)、曝光时要以拍摄主体的曝光量为依据,如拍摄日出或晚霞时就应以天空或太阳的曝光值为主要依据。

2)、逆光拍摄花卉、植物、人物、动物等轮廓清晰、质感透明的景物时,应选择较暗的背景予以反衬,曝光时以高光部位为测光依据,以造成较强的光比反差,强化逆光光效,达到轮廓清晰,突现主体的艺术效果。

3)、拍摄剪影效果时,应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为曝光依据。

4)、由于逆光拍摄时,相机对着强光源,要注意眩光的影响。尽量使用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纸板等在镜头前遮挡,或者调整拍摄角度以防止眩光产生。最常用的逆光拍摄效果有两种:一是剪影效果,二是“轮廓光”效果。在同一时间、地点、题材采用不同拍摄手法而产生截然不同效果的逆光照片。

三、拍摄背景的合理删选:

1、风景摄影不但讲求主体的选择及安排,同时不能忽视背景的处理。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处在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以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中细心选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炼准确,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理想的背景应该力求简洁、纯净,视觉元素精炼,影调和谐统一。要善于调动各种手法,以达到背景的简洁,凡背景中可有可无、妨碍主体突出的元素均应减去。

2、在自然风景摄影中,经常采用“高调或低调”的表现手法展现清秀空灵、辽阔浩远的秀丽美景。可以被利用的天然背景有很多,比如,在江南拍摄山水风景时,往往基于空白的理念,以简洁的构图,以偏概全的方法,突出主景,其余部分渐变为朦胧的远树淡水、雾雨烟岚。还有拍摄雪景,几近纯白的雪地就是谋求高调画面的绝好背景。在建筑风光摄影中,经常采用选取一角半边之景,或景物集中于一侧的方法,把观者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空间,给人以幽思遐想的余地。还有,以天空为背景,采用仰角拍摄,曝光时以主体测光值为标准,天空因过曝而呈现一片纯白,整个画面的高调效果能得到良好表现。

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审美情趣:

  拍摄风景与作者的胸怀情愫相关密切。风景摄影人既要有容得下壮阔,博大的气魄,又要有敏锐的精细慎微的灵秀,面对大自然,既能登高望远,又能入木三分。拍风景要既有激情,有需要思考。以情写景,以景抒情,追求意境之美,侧重于表达情感。拍摄时赋予了情感,片子就会有“灵魂”,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风景摄影不一定是最“美”的画面,不一定是缤纷艳丽的色彩表现,风景摄影作品可以抽象的,而抽象的就不一定具有传统的美感,但往往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

五、构图是风景摄影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在风景摄影中,构图是摄影的第一步,虽然摄影构图的规则不是死的,但了解构图可以避免一些错误,在观赏好作品的时候,也可以了解拍摄者为什么要这样拍,对自己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1)吸引人的景物

构图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找一个吸引人的景物。摄影不是简单地拿起照相机按快门,在按下快门之前,你要问自己,这个景物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是颜色?云彩?倒影?还是落日?。。。确定了主体后,下一步就是怎么去表现它了。通常,主体要有足够的尺寸,才能引人注目。主体太小,就不成为主体,这时候就要用长点的焦距,或后期剪裁来处理了。

2)尽量避免居中

初学摄影的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最吸引人的景物放在正中间。的确,在正中间的景物是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的,但是,一张好的照片应该是在吸引读者的目光后,能够引导读者的目光到其他地方去的。如果,吸引人的物体放在正中间,很容易只让人专注在那个物体上,而令画面变得呆板。同时,尽量不要把水平线放在画面的正中间,因为那样的话容易导致主次不明显,不知道重点是要表达天空还是地面。但有时候在天空和地面同样重要时,也会把水平线放在中间。建筑物可以选择对称构图来显示建筑物的沉稳大气。

3)构图三分法则

 既然要避免居中,就要知道所谓的“三分法则”,也称“黄金分割”,“九格宫”等等。 “三分法则”是构图的基本的规则,意思是: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然后把景物尽量放在交点的位置上。

4)简单

  有人说摄影是'减法’,就是说画面上跟主题无关的物体最好全部去掉,越简单就越好。特别是对初学者,构图更是应该从简单开始。

5)视觉导入线

 “导入线”顾名思义就是带领读者的目光进入画面的路径,导入线是一条小径,一条小桥,一条小河。。。或任何导入画面的物体。通常,导入线应该引导读者到画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尽量避免引导读者出去了画面外面。导入线是画面的一部分,所以导入线本身也应该是吸引人的,而且应该和画面其他部分很协调的。

6)天空

   在风景摄影里,天空是很重要的部分,很多时候天空是构图的主要部分,而自然界的很多自然想象的美就足以让人震撼。所以,应该要时常留意天气的变化,这样就会总结到一些自然的规律,例如雨后的晚霞是最漂亮的,雨后如果出太阳,你就会见到彩虹等等。

有句话说得好: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所有的规则都不是死的,不管是什么规则,目的都是让画面的显得“平衡”,好的照片的整个画面总是显得平衡,和谐的。

六、适当合理的拍摄控制:

1)、充分利用三脚架,提高画面清晰度。因为拍摄风景时,经常会用到小光圈(F值较大)来获得大景深,快门速度会变得比较低。使用较小一点的光圈来拍摄,画质也会相对较好,但不能使用最小光圈,这样画质反而会变差。

2)、为减少和消除高山、远景和天空过多的蓝紫光,拍摄时最好加用滤光镜,且最好使用遮光罩,合理使用好“渐变灰镜”。

3)、适“度”利用后期软件,提升出片效果。常用的后期软件有“佳能的DPP”、PS系列软件、简单化的软件(例如光影魔术手等),合理使用好,根据片子的要求,适度调整“对比度、锐度、色彩平衡”等等,提高画面的整体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