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1
熟人,顾名思义就是比较熟悉的人。如今,人人都有资源意识,都好将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当成资源,熟人的涵盖面就扩大了。不怎么熟悉的人,仅仅见过一面的人,甚至没见过面只是自己认识对方的人,都可以叫做熟人。
2
过去人们非常看重朋友,今天人们更看重熟人。
做朋友,是需要情感成本的。朋友虽然不一定天天联系,但彼此总要相互牵挂,要把对方放在心上。朋友总要讲究个志同道合。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熟人就不同,熟人只要认识就行,只要电话簿上有个号就行。上次坐火车,两个人聊了几句,还聊得来,彼此留了QQ,就是十足的熟人了。
现在的人,似乎越来越负担不起朋友的情感成本了,转而发展熟人。于是,一个共同的趋势是: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3
熟人平时一般不会想着,一旦有什么需要了,最先想到的就是看看有没有熟人。譬如要办一件什么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等等,等等,我看看我有没有熟 人。于是,打开手机电话簿,果然就找到了一个熟人。一个电话过去,对方问你是谁啊?马上解释,我是某某某。上次火车上坐你右边穿花格子衬衫的那个。对对 对,我还借了你的充电宝来着。对方说,哦哦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就好,就是百分之百的熟人了。接下来就说自己要办什么什么事了。
说中国是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从国人的熟人意识就可以看出来,的确是这样。有事第一想着的,就是找熟人。熟人好办事,熟人能办成许多按制度按规定办不成的事。
因此,现代人的熟人体系都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完备。
4
熟人不但被用来办事,还经常被用来“坑”,所以有“坑熟”、“杀熟”的说法。那些做传销的人,第一个要拉下水的,是“熟人”,而且往往从不太熟的人开始下手,其次是比较熟的,再次是很熟的,熟人资源用得差不多了,再拿好朋友、亲人开刀……这里面是有个顺序的。
国人好讲脸面,重情面,既然都是熟人了,自然就要关照,能效力尽量效力,吃点亏也算了。这就为很多“坑熟”、“杀熟”的人提供了机会。“坑”好友、“杀”亲人,很多人下不去手,或者怕很快就露马脚,“坑熟”、“杀熟”则没有什么心理负担,露馅的风险也要少很多……
5
人在江湖,放眼望去,没几个熟人,是一种失败;人在江湖,放眼望去,数不清的熟人,却没有一个真心朋友,是彻底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