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分图)

 雨林修养馆 2014-09-11
 
 
 
 
 
〈富春山居图〉作于元顺宗至正十年庚寅(1350),时黄公望82岁,流传至清世祖顺治七年庚寅(1650),收藏者云起楼主人吴洪裕(问卿)临终之际,以此卷火殉,幸经家人救出,因火毁损而分为两段。前一段〈剩山图〉横51.4公分,今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后一段六纸,横636.9公分,于清高宗乾隆十一年(1746)入藏内府,今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国宝级画作。三百六十余年间,两段原迹不曾在同一地展出,本次特展商得浙江省博物馆同意出借〈剩山图〉来台,两卷瑰宝得以合并展出,重现〈富春山居图〉的原貌,观众可以借此对此幅杰作有完整的认识。

黄公望生于南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江苏常熟人,字子久,号大痴。他出身低微,但是能奋发上进,博涉经史,又多才多艺,年轻时在江浙行省中担任办理文书的书吏,中年受引荐入京任职,不过因案受牵累入狱,出狱后放弃功名之念,回到家乡,以道士为业,并发展绘画艺术。其间经常往来于苏州、杭州、松江、富春等地,将游历所见,化为胸中丘壑,创作出如〈富春山居图〉等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作品。约元顺宗至正十四年(1354)去世,葬于故里,享寿八十六。

本次特展,分为一、二两期,第一期除了同时展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与无用师卷外,另规划「黄公望的书画珍迹」、「富春山居图临仿本」、「黄公望的师承与交游」等单元,第二期为「明清时期黄公望的影响」及「黄公望传称作品」等单元。为充实展览内容,向大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以及台北私人收藏,商借黄公望其他传世书画遗迹及〈富春山居图〉临仿本,共同参与展出,以呈现黄公望艺术及其影响的全貌,提供观众对于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所启发的文人画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