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宝藏7战国珍宝

 kk2011图书馆 2014-09-11

“酒器之王”——大尊缶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EXIF版本:0221 设备制造商:SONY 摄影机型号:DSC-H5 光圈:f/3.5 快门:10/60 感光度ISO:100
 -1-

  战国·曾(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124.5厘米、口径48.4厘米、足径69厘米、重327.5千克。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村在线索尼 H5



 -2-大尊缶




-3-大尊缶




 -4-大尊缶



 
-5-大尊缶




-6-大尊缶



 
-7-大尊缶


“擎灯的武士”——人形铜灯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8-

  战国·齐(公元前475-前379年) 通高23.9厘米、盘径11.5厘米 。1957年山东诸城葛埠口村出土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9-人形铜灯




 -10-人形铜灯

  这盏人形铜灯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宫廷用品。人形铜灯的人俑身穿短衣,圆眼阔口,腰束宽带,站于盘龙座上,双手向左右张开擎灯。脚踏龙,显示了他的神勇;双手擎灯,显示了他的神力。有神力而兼神勇,这也是齐国人对勇武力士的一种标准表现方式,显示了齐人尚武的传统(齐国是称霸一方的军事强国,其民崇尚勇武好斗)。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11-人形铜灯




 -12-人形铜灯

“镶满金玉的皮带扣”——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13-
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战国·魏(公元前475-前225年) 长18.7厘米、宽4.9厘米 。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1号墓出土。

 -14-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带钩一般由钩首、钩身、钩纽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勾连,钩纽则起固定作用。玉带钩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清文化,是带钩的雏形。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15-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16-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佩玉之冠”——云纹兽纹青玉璜

  战国·魏(公元前475~前225年) 长20.5厘米、宽4.8厘米。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1号墓出土
 
-17-云纹兽纹青玉璜

  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它的形状很像璧或环的一部分,所以《说文解宇》解释为“半璧”。恰似一半玉壁的璜十分少见。《周礼》记载:“以玄璜以礼北方”,玉璜似乎是祭祀北方之神的礼器。但在考古发掘中,玉璜多作为佩饰置于人的胸腹部。战国时期,作为人们的佩饰和随葬品的玉璜已日渐普遍,其形制和纹饰都极为丰富,造型也更为精美。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18-云纹兽纹青玉璜

  这件大玉璜由七块和田玉和两个馏金铜兽面组成,玉质细腻,光泽晶莹。中部五块玉的内心穿空以铜片缀连,两端兽首衔透雕椭圆形玉,中间一块玉上有兽卧伏回首。其琢工之精美,器形之大都属罕见,因此被誉为“古玉之巨擘”、“玉器之冠冕”,代表了战国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19-云纹兽纹青玉璜

“怪兽腹中藏美酒”——朱绘兽耳陶壶

  战国·燕(公元前475-前222年) 高70.2厘米  1964年北京昌平松园村出土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20-朱绘兽耳陶壶

  壶是古代盛酒或盛水器,同时也是上古时期祭祀神灵和先祖的重要礼器之一,往往与其他礼器成组使用。
  这件朱绘兽耳陶壶是仿青铜的陶礼器。同时又吸取方壶、圆壶之所长,上方下圆,既挺拔秀美,又不失在重典雅,寓圆于方,别有情趣。壶由盖、身两部件组成.内侧有子母口套合。颈部两侧有对称的兽耳,正面衔环的铺首,两眉角上挑,并用朱色描绘分叉的犄角、躯体和四肢,贴塑与彩绘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怪兽形象。朱彩保存如此之艳,令人惊叹。
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21-朱绘兽耳陶壶



 
-22-朱绘兽耳陶壶




-23-朱绘兽耳陶壶



 
-24-朱绘兽耳陶壶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青铜多用来铸造兵器,因而出现大量陶质礼器。这类彩陶壶常见于燕国贵族墓中,在蓟城和燕下都均有大量出土,成为战国时期燕国陶器的重要代表。



 -25-朱绘兽耳陶壶


“从我们身边消失的巨兽”——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战国—西汉(公元前475-公元25年) 通高34.4厘米、长58.1厘米 1963年陕西兴平豆马村出土


 
-26-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尊为古代酒器,也是祭祀礼仪中的重器,常以各类鸟兽作为造型,且形态传神逼真,最能反映当时的工艺美术理念。犀这种动物,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久已消失,但在几千年以前,却是古人最为熟悉的大兽之一,曾广泛生活于黄河以南的地区,吴楚等国,更是以犀甲装备自己的精兵。该犀造型即现代动物学分类中的苏门犀。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27-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28-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该器对犀牛形象的刻画极其逼真,肌体富于力感。在装饰技法上,采用错金银技术,遍布华丽的错金银云纹,金、银、铜三色交相辉映。然而,这件器物的铸造年代,却有战国、秦、西汉三种看法。憨态可掬的犀牛昂首而望,似乎正在企盼专家们为它的年龄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中关



 -29-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30-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错金银工艺在青铜饰件上的使用,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西汉以后逐渐走向衰落。此种装饰工艺通称为“金银错”,又称“错金银”。错金银工艺包括镶嵌和错两种技术,镶是把东西嵌进去或是在外围加边,嵌是把东西镶在空隙里,“错”即用靥石加以磨错使之光平,其工艺可谓精密细致。中关村在线索尼 H5



 -31-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