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上海大观园3-3:蘅芜院、潇湘馆,青云塔★总第1372帖:两座风格迥异的建筑,体现出两位红楼金钗的品性 接上帖,继续我8月30日的上海大观园之游 前两帖走了进入大观园之后的左路“怡红院-栊翠庵”、中轴线“体仁沐德-稻香村-藕香榭”,最后就是走右路的蘅芜院和潇湘馆 蘅芜院和潇湘馆是两个风格迥异的建筑,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就是--蘅芜院的明与潇湘馆的暗,很贴切地反映出它们主人--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位红楼金钗的品性 离开藕香榭不远,即为大观园四大主看景点之一的薛宝钗住所蘅芜院(另三处为大观楼、贾宝玉住所怡红院和林黛玉住所潇湘馆) 薛宝钗是贾府王夫人的侄女,贾宝玉的表姐,年幼丧父,随母、兄暂居于贾府,后被贾母选中与宝玉成婚 门额颜体“蘅芜院”之匾,体现出薛宝钗品格端方、稳重和平的性格 蘅芜院主殿“蘅芷清芬”楼,因贾宝玉和薛宝钗最后是结成金玉良缘的,故此楼被开辟成拜堂及洞房 楼下拜堂悬贾宝玉题“蘅芷清芬”匾,这是蘅芜院的早先起名,元妃省亲时改现名,“蘅芜”是传说中的香草 站在庭院中,可见一座大型亭廊假山群 假山群气势磅礴、洞壑盘旋 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假山谷坳之间,左绕右拐,来回往复,奥妙无穷 对面石势阻,回头路忽通 站在假山上眺望近在咫尺的“蘅芷清芬”楼 临空而建的游廊链接假山与“蘅芷清芬”楼的二楼 站在游廊处俯视假山步道 “蘅芷清芬”楼的楼阁 进入“蘅芷清芬”楼的二楼 楼内为薛宝钗的起居场所,一片明亮,宛如其主人薛宝钗的外向宣泄性格 站在楼内眺望庭院中的假山群,山巅廊亭名为冷翠亭,“冷翠”出自贾宝玉题蘅芷清芬诗句 楼内的薛宝钗书房 “蘅芷清芬”楼后侧的假山 “蘅芜院”的后门 离开“蘅芜院”后,前往潇湘馆 进入潇湘馆的门洞,嵌于粉墙中,掩于修竹间 进入墙门洞,即为大观园四大主看景点之一的林黛玉住所潇湘馆正门(另三处为大观楼、贾宝玉住所怡红院和薛宝钗住所蘅芜院) 正门上匾额题书“潇湘馆”,是现代书法家舒同的亲笔 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林如海和贾敏之女,贾母的外甥女,因自幼丧母,后又丧父,故寄居在外祖母家中 进入正门右观,龙吟亭驾于溪流之上 游廊上的篁影亭 直面水池对岸,为林黛玉起居场所----潇湘馆前殿“有凤来仪” “有凤来仪”为贾宝玉所题,典出《尚书》: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中间穿堂 西面是丫环紫鹃、雪雁的房间 东面是林黛玉的卧室 这躺着的蜡像真是吓死人,林妹妹乎?林老太乎? 潇湘馆后院偏殿“秀玉轩”---整座潇湘馆以暗为特色,一如林黛玉的静谧淡泊性格 “秀玉”为竹子的美称 “秀玉轩”是林黛玉的会客场所 秀玉轩内的林黛玉会客厅 秀玉轩内的林黛玉弈棋室 潇湘馆因林黛玉而出名,这里是整座大观园内最具人气的地方 潇湘馆后院主殿“梨花春雨”,是林黛玉的书房 潇湘馆是元妃贾元春省亲时临幸游园的首到之处,“梨花春雨”四字即为元妃所题 殿内清一色全套红木仿竹节家具,精致素雅,与林黛玉俊秀气质与爱竹性格相吻合 林黛玉葬花时使用的花篮花锄和看书休憩时所用的“湘妃榻” 与林黛玉朝夕相伴的瑶琴 林黛玉的书桌 潇湘馆内遍植竹子,堪称“林中小径迂回,竿竿翠竹映潇湘”! 《红楼梦》第23回中,喜竹的林黛玉曾言及: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管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竹,正好符合黛玉清逸孤傲,脱尘去俗的性格 后院中,还植有一株高大的文旦树 文旦已开始结果 文旦树为柚类的一种 简洁的潇湘馆后门 后门外也是遍植竹子,可以说整座潇湘馆就是被翠竹所围抱 离开后门不远的步道边,隐藏着一块不起眼的石块 石块上镌刻“黛玉葬花处”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没错,这儿就是林黛玉葬花的地方--不过是假的! 看过潇湘馆及黛玉葬花处后,整个大观园就算游完了,向着正门一路退出,看到园内特设的观光车 乘坐观光车逛一圈约15分钟,40元! 步出大观园正门,我看了下时间,游园总计花了2个半小时 接下来,是去观赏并攀登大观园正门左前方的青云塔 塔园大门 青云塔匾。青云塔并非大观园内景物,但却是大观园风景区内不可或缺的登高赏景佳地 青云塔只提供1-5层观光,6、7两层是自来水厂的蓄水池不开放 进入塔园 塔院放生池 放生池内满植荷花 青云塔是一座高47.6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七层八角重檐仿宋宝塔 顺着塔内铁质旋转楼梯上行 站在最高观光层的第五层俯视塔园大门 俯视放生池 极目远视,上海的淀山湖就在眼前 原以为登上青云塔可以鸟瞰大观园全景 其实不然,整座园子被绿荫葱葱的树木给遮挡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几个殿檐一角 “石头记”照壁倒是清晰可见,大观园就绵延在淀山湖的岸边 透过宝塔洞门远视大观园 塔铃声声 湖光水色 最后远视一眼俊秀玲珑的青云塔,结束此行上海大观园之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