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渭南报》上学写作

 李老四 2014-09-11

《渭南报》教我引上写作路

 

1984年《渭南报》复刊,从1985年开始,作为一名有书报费的基层技术干部,单位每年用书报费都给订阅了一份自有的《渭南报》。在读报、用报的过程中,自己竟然爱上了这份不起眼的小报。这一爱,就是30年的读报、剪报、用报和写报的艰苦历程。看《渭南报》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和精神能量补给。因为,它除了反映国内、外简明大事、要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外。主要刊登当地的事和读者身边的新闻事件等综合性小报,地域特色特别明显。别看报小,但容量极大,能满足方方面面,我市各行各业读者的渴读心里。因此,《渭南报》就成了我市各行业读者的精神指导和必须营养。不仅如此,也是渭南籍在外地工作人员等各界人士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的重要纸媒窗口。

看的多了,也就有了想法了,手也痒痒了,也想试着把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写给报纸。开始,在文友的指导下,写得多,石沉大海的也多。不断地看读、学习和提高,终于有一天(1993527)第1016期三版,有一篇50字的工作简讯,见诸《渭南报》。别提,心里有多兴奋,终于把自己提供的文字变成了铅字。一次的用稿,便是极大的鼓舞、肯定和激励。一个人的写作之路,便由此出发,热爱生活,爱好写作,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一生的业余爱好和追求。在工作中发现线索和存在问题,夜里加班加点,写成文字稿,寄发出去,向社会提供借鉴。而后,自己的豆腐块稿件,便经常出现在《渭南报》上。认识的和身边的人常称自己为记者!日久了,同事、朋友和百姓也经常提供新闻线索给自己,或者群众生产、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反映给自己,通过媒体的促成,许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在舆论的督促下,都得到圆满解决。也在周围群众中产生积极影响,自身也小有些名气。

在日后的学习发展中,先后参加了1996年元月和20004月的两次新闻、摄影培训班。经过培训,写作水平亦有较大提升,内容也涉及多个方面。1996年当年在中、省、地各类媒体上稿60篇,上稿最多的2002年达到90篇之多。从1993年至20148月,在各类媒体上稿1026篇,收贴样报、样稿共12大剪贴本,有的新闻事件还上《渭南日报》和省媒的头版头条。不仅如此,又从单一的文字写作,发展成新闻摄影与文字稿并进的文字爱好者。在《渭南报》的教育和培养下,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几年间,华县的业余写作队伍发展迅猛,发稿、上稿量猛增,10多名骨干通讯员,每年上稿都有百篇左右的量。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正能量影响力,曾被人们戏称为第二宣传部

30年来,《渭南日报》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壮大。上小到大,版面由少到多,突飞猛进地发展,有力地推进渭南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其功不可没。人的一生,写作是生产、生活中必须的一种能力。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再整理、再创造、再总结的过程。如果你有多大的创新、创造能力,写不出来,总结整理不成文字资料,便无法将各类成果传替下去,便是社会生产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更是一种优质资源的莫大损失。我个人的一点写作成长过程,与渭南日报日日精神滋润和提升,是永远分不开的。《渭南日报》是我永远的老师和精神朋友!几十年来,《渭南报》发展,我成长进步,由一个不会写稿的人,变成能写稿、会写稿的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不歇步地向前追寻,取得了一些成绩。不仅如此,还向其它媒体提供了大量稿件,提高了命中率。写稿内容也极为丰富,社会新闻、技术稿件、文史稿件,社会问题关注等方面。由写稿变成了编辑,近几年来,先后给有关单位和个人编辑出版书籍8本之多。也为县志、党史提供了不少文史稿件,得到充分肯定和支持。我个人的成长,是报社的老师们不断培育的结果,是渭南报成就了我!我真城地感谢《渭南报》的辛勤培养。

在《渭南日报》日立年庆典之际,衷心祝愿报纸办得更加精彩夺目,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火热的群众生活中去,为全市530万人民的日日供应必须的精神文化大餐!

 

本报通讯员:

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吉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