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之:辽西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西部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大规模围歼战。 1.战役经过;
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急忙于当日和18日两次飞赴沈阳,部署从东北总撤退,强令廖耀湘率“西进兵团”(由新编第1、第3、第6军及第71、第49军主力共11个师及3个骑兵旅组成)经黑山、大虎山西进,在锦西“东进兵团”配合下,夺回锦州,打通北宁路,以使东北全军退入华北,同时以1个军迅速抢占营口,保证海上退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廖耀湘兵团由新立屯地区南进的情况,判断该兵团可能继续西进,实行总退却,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决定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将廖兵团歼灭于沈阳锦州之间地区,并要求全军在新立屯、彰武地区抓住敌人;如未抓住,而廖兵团向营口撤退时,全军主力应迅速渡辽河,力求在营口、牛庄地区歼灭之。
21日,廖耀湘兵团进至胡家窝棚、尖山子、拉拉屯、正安堡一线。从23日至25日对黑山、大虎山发动猛攻,企图打开通往锦州的隘道。坚守这两个地区的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等部,同其展开激烈战斗,粉碎了廖兵团多次进攻,阵地屹立不动,从而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合围廖耀湘兵团赢得了时间(参见黑山战役)。廖耀湘对黑山、大虎山连续攻击受挫后,乃改变计划,令全军向营口前进,企图走海路撤退。
但其先头部队进至台安以北地区时,遭到经台安北进的东北军区辽南独立第2师及东进的第8纵队先头部队的迎头打击。廖耀湘误认为遇到东北野战军主力,遂又改变决心,令全军分两路退向沈阳。一路由新1军军长潘裕昆指挥新1军、第71军、新6军第169师和兵团直属队,沿大虎山至新民铁路南北向东退却,一路由廖耀湘指挥其余部队,沿大虎山至老达房公路撤退。但此时,东北野战军第5、第6纵队已由阜新、彰武地区进至新民以西半拉门、绕阳河车站、励家窝棚一带,切断了廖兵团退回沈阳的道路;第l、第2、第3、第7、第8、第9纵队及炮兵纵队亦由黑山、大虎山地区东进,从南北两翼对廖兵团实施迂回包围,至26日,将廖兵团合围在绕阳河以西,黑山、大虎山以东,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120平方公里地区内。在合围的同时,实行勇猛大胆穿插。廖耀湘兵团陷入一片混乱,溃不成军,官兵争相逃命。至28日,辽西会战结束。
辽西战役图
2.战役点评;
此战,东北野战军歼灭东北国民党军精锐主力5个军12个师,共10万余人,其中俘虏廖耀涸以下官兵8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571门,轻重机枪3800余挺,冲锋枪6500余支,坦克装甲车22辆,汽车607辆,及其他大批作战物资,取得了辽沈战役中的决定性胜利。 国民党也把辽沈战役全称为辽西会战。一般看来,辽西会战属于辽沈战役的第二阶段的战斗。 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经完成了辽沈战役的第一个阶段:攻克锦州。锦州于10月15日被东北野战军攻克,东北国民党军退往关内的道路已经被截断,我军业已完成“关门打狗”的形势。在锦州战斗结束后,长春国民党66军起义,新七军被迫投降。
10月19日, 10月20日,林彪发布作战命令:刘震第2纵队、韩先楚第3纵队、邓华第7纵队、段苏权第8纵队、詹才芳第9纵队、李天佑第1纵队及第6纵队第17师和炮兵纵队,立即由锦州地区隐蔽向新立屯、大虎山、黑山方向疾进,从两侧迂回包围廖耀湘兵团;万毅第5纵队、黄永胜第6纵队分别由阜新、彰武地区南下,切断廖耀湘兵团往沈阳的退路;梁兴初第10纵队和第1纵队之第3师由新立屯东北地区后撤至黑山、大虎山地区,构筑工事,坚决阻击敌人,以争取时间等待主力回师,尔后配合主力部队围歼敌军;吴克华第4纵队、贺晋年第11纵队在塔山地区继续阻击锦西方面敌军,保障主力作战安全;独立第2师以4天时间赶到营口,切断敌军海上退路。23日,林彪又电令第10纵队:“务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不得前进。只要你们坚守3天,廖耀湘西进兵团必遭全歼!” 10月23日9时,廖耀湘兵团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 26日,当蒋介石在北平得知廖耀湘兵团在 辽西会战正酣时,林彪就已在部署下一步战事了。10月26日,命令钟伟第12纵队和5个独立师及1个骑兵师,由长春星夜兼程南下,切断沈阳之敌的退路。28日,命令辽宁军区迅速占领辽河渡口,架桥准备大军过河进军沈阳。 辽沈战役的第一阶段---锦州战斗,已经截断了国民党军到关内的退路,而辽西会战,则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军,这样使得国民党军既不能撤到关内,也无力和东北野战军交战。梁兴初的第10纵队死守阵地,使国民党军被迫撤退,而林彪则趁机动用了数倍兵力,将敌包围全歼。在辽西会战后,辽沈战役的胜利实际上已经属于解放军了。
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 司令员 林彪(代号101) 政治委员 罗荣桓(代号102) 参谋长 刘亚楼(代号103) 政治部主任 谭政 第1纵队司令 李天佑 第2纵队司令 刘震(政委吴法宪,参谋长吴信泉) 第3纵队司令 韩先楚 第6纵队司令 黄永胜(副司令员杨国夫、李作鹏,政委赖传珠,参谋长黄一平) 第7纵队司令 邓华 第8纵队司令 段苏权(政委邱会作) 第9纵队司令 詹才芳 第10纵队司令 梁兴初 (各纵队后来在改编后都为军级单位,都下辖3个师) ![]() 辽西战役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