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

 昵称18892371 2014-09-12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继续东行,见镇江英国领事馆。

一座19世纪后半叶拱券廊式建筑,1996年就列为“国保”,如今属于镇江博物馆范畴。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的产物。长江沿线被迫对外开辟了五个通商口岸,镇江就是其中之一。1865年,云台山下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清同治三年(1864年)在这里修建了英国领事馆。

光绪15年(1889年)正月初六,由于英国人无端殴打中国小贩,数千被激怒的镇江民众愤而焚烧了领事馆。现在的主楼是清政府赔款于1890年重建的。1927年北伐军兵临镇江,镇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镇江享有的特权。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建筑群有五幢房子。到达那里,时过17:00,博物馆已经闭馆,随便拍了几张,也没弄清哪些是原有,哪些是后建(或装修)?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从建筑形式看,原英国领事馆系欧洲古典建筑的变形,也称东印度式建筑,整体感觉端庄而典雅。

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墙壁用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勾白色灯草缝。办公楼东立面的二三层有券廊,每层五个拱券,顶端中央的横额上刻有“1890”字样。

因为没拍全,无法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领事馆对过有处叫“五十三坡”的,觉得怪怪地,何意?不明。写博时查了名称的来历,原来说的是善财童子求教于53位高知者最终大彻大悟的故事。每行走一级台阶,如同参拜了一位高知者。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锁着门,下不去也上不来。“可恨”的锁门者!这样的“参拜”多简单,既省钱又省时,却不给思泉机会。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西津渡尽头是伯先路,有几栋属于“市保”的近代建筑。

“广肇公所”。广东肇庆人在镇江的同乡会,江苏“省保”。孙中山先生民国初年在这里住过一宿。大门紧闭,什么也看不到。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一处正在修葺的建筑。不知是否“镇江商会”旧址?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墙侧嵌“三径堂界”石碑,也不知与其有何干系?希望了解内情的朋友释疑。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伯先路是为纪念镇江籍辛亥革命烈士赵声(字伯先18811911)而命名的。路西的云台山麓有一座“伯先公园”(宋庆龄题字),1931年建成。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大门墙柱也是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内竖赵伯先全身戎装铜像。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

还有一些纪念物,未及细看。门口的石狮子口衔彩带(?),像吐着长舌头,挺有意思的,留了张影。

【镇江行】历史街区西津渡(4)——英领事馆乃“国保”

 

(西津渡之游到此结束,明起“去”南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