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道病》读书笔记

 陈禾塬 2014-09-12
     如果一直处于受害者的状态,还想要拯救他人……
如果生活中还有种种未解决的不愉快,却一心追求“开悟”…….
如果努力压抑一切情绪、欲望,想藉此得到“空”的解脱……
这就是修道病!
JT叔叔的《修道病-厥阴病心理学及道家的对治之法》去年他在厚朴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就送给我们读过,当时的感觉是大爱黍黍,呵呵
一、关于身体、灵魂和中医
以灵魂人的立场,活肉体人的一生。
人的身体会生病,是人的灵魂在对你寄的一封情书,是灵魂的呼唤造成你生病,生病不是我们的敌人
关于健康,很好玩的事情就是:活在自己本性里的人非常不容易生病;可是,活成自以为的“应该”状态的人,非常容易生病。
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分得清楚什么人事物是你影响范围以内的,什么人事物是你影响力范围以外的。然后,如果是你影响力范围以外的人事物,就不要去想,也不要去搞它,更不可以动情绪。
人要助人,比较好的情况是:我过得很幸福,如果你对我的幸福有兴趣,我可以分享给你听,我是为什么很幸福。这是一种健康的分享。
《庄子》“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你做你喜欢做的事,把你的快乐分享给别人,这样子也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是重要的是,你做这件事情很快乐,不是为了别人。
二、关于修道
(一)修道的阶段
700-1000分,悟(Enlightenment)
600分,定(Peace)
590分,止Collecteedness
540分,乐Joy
500分,爱Love
400分,理Reason
350分,容Acceptance
310分,愿Willingness
250分,平Neutrality
200分,勇Courage
175分,傲Pride
150分,怒Anger
125分,欲Desire
100分,恐Fear
75分,悲Grief
50分,冷Apathy
30分,罪Guilt
20分,耻Shame
(二)修到590分的方法
1、《大宗师》的“人生成功论”:
你完全不需要去努力克制自己,就很舒服地,对于自己影响不了的人事物,自自然然就不会出手去搞它、也不会去想它、也不会有情绪
一件事情是不是你的影响力范围之内,那个分判的基准点需要极高的心力:尤其是当事情关系到生死、健康、亲情、爱情的时候。所以,初学者大约是要很仔细地去感知自己“做”或“不做”一件事之后,那个残余的心情是如何(多做生怨,少做遗悔),再慢慢检讨,慢慢调整
2、《齐物论》的“丧我法”:
在行为上先做到“不与人辩论”,只专心“心向内”地拆解自己的信念
等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就算听到别人讲了很离谱的疯话,或是他误会你、冤枉了你的时候,你心中也只是淡淡然地觉得:“咦?他说了一些我还不知道的事耶?”完全没有情绪,也完全不会起“想去纠正他、反驳他、希望他相信我”的辩解冲动
3、《养生主》的“踌躇满志法”: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高兴”这个情绪,基本的原因,是因为自己里面还有“自我感觉不良好”的黑暗面,人是因为消化不掉自己里面的这个黑暗面,所以才会代偿性地渴望能够“感觉良好”
当你有一天,真的做到了,无论别人再怎么夸奖你、对你好,或是自己表现得再完美,也都完全不会产生出“高兴”的感觉。
4、《人间世》的“支离其德法”:
人为什么会“瞧不起”别人?其实,背后真正的情绪不是“瞧不起”,而是“嫉妒”
终于有一天,他在自己里面找不到一点罪恶感,向外看也看不到一个应当受罚的罪人。
5、《养生主》的“庖丁解牛法”:
人之所以会有情绪,是因为没有承认事实
做到完全没有“自以为”,完全没有“希望对方会合我的意”的期待,而只有全然忘我地挥出这一刀,尽全力做到承认事实:不少一分力道,也绝不多做一分白工。得到这种“优雅”的快感的时候,也就是“再也不会期待,要求人事物要合我的意”,就代表你已经免于所以的信念(自以为)。
(三)600分以上的修行方法
1、《达生》篇的“达人心法”
你所有思考的内容,都完全不会令自己有“伤脑筋”、“烦恼”或“闷”、“无聊”的感觉,也不会想一件事想到情绪“愈想愈高兴或愈想愈怒之类”,思考波完全不会令到你有“不舒服”的感受,就代表思考力已经完全符合事实(心止于符),心力进入“全真”之境了
2、《大宗师》的“撄宁诀”
撄:捣乱;宁:安定
你一生中遇到的所有“乱你”的事,都变成能让你安宁的助力
对一切现象都没有“好恶”、没有“得失”的二分性判断,因为对他而言,一切都是好的,都是心灵的补品,都值得感谢
三、心想事成大法
首先回归到灵魂出厂模式:我知道我的人生真正要的是什么
行为是最强而有力的冥想,然后每天做一件你梦想成真之后会做的不一样的行为,找到属于自己的优雅化的方式,让心想事成的效能一天比一天更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