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编辑本段

1.1 艺术经历

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说:“齐子如在白石子女中最具天赋,画艺最精,且兼能诗文、书画与篆刻,尤擅工笔草虫。这是齐白石所认可,画界所公认的。”他还说:“齐子如画工细草虫,白石老人以大写意法补写花卉,是精美绝伦之作。”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齐白石和齐子如父子齐名之说,白石老人诗云:如儿同居燕京七年,知画者无不知儿名。
1954年,白石老人在为齐子如的工笔草虫配写花卉时,颇有感慨,很希望子如能出一本画集,便挥笔题写了《子如画册》签。这在白石后人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年,白石老人听说子如在沈阳患病,非常牵挂,精心挑选了一幅他十分钟爱的《青蛙图》并题写祝语:“赐如儿寿比爷长。”表达浓浓的关爱之情。这幅画的背面有老人用柳炭条写的“上上神品”四个字。
1955年春,白石老人听说子如病情加重,行走困难,便挥毫作《寿桃灵芝图》,用刚劲的行书大字写道:“愿如儿健步加餐长寿年”,但病魔还是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爱子。两年后,老人也驾鹤西归。
子如先生虽英年早逝,但他精湛的画艺,确实是画界所公认的。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在观赏齐子如的画作时,激情地说:“悲鸿喜欢子如的画。悲鸿说,子如在白石子女中画得最好。”陈半丁大师称齐子如为“得意门弟”,当他得知子如去世的消息,含泪为子如的草虫册页补画花卉,款识称:“半丁子如生死合作”“齐良琨为白翁第三子,余之得意门弟,画虫颇有父风、惜不永年,深为感痛。”著名文物鉴赏家杨仁恺老先生在画集序言中深深地感叹道:“尽管子如先生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上发生的影响,不如白石老人和陈年(半丁)老先生的显赫,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我们不应低估。惜乎为当时白石老人和陈老的声誉所掩,不为大家所重视,再就是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客观环境也不可能欣赏现实艺术品,所以子如的才华未能得到施展,实在令人感到万分遗憾。”杨老的话语重心长,极为精当。
《齐子如画集》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画集共有精品画作120幅,除由齐子如单独创作画作近70幅外,还包含了陈半丁大师的15幅、齐白石老人的30余幅补画,十分珍贵难得。
2 相关报道 编辑本段
子如先生全面继承白石画艺,尤擅工笔昆虫。在学习父亲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写生,对多种昆虫反复观察,细致入微,他画的蜻蜓、蝈蝈、螳螂、蝉、蚱蜢等形态生动逼真,极富神韵,色彩明丽柔美,令人赏心悦目。白石老人非常赏识,多次给他的草虫画补添花卉。在一幅册页小画上老人写道:“子如画虫学于予……画虫之工过于乃翁。”老人不仅喜欢他的工虫,对他的花鸟画也颇多赞赏。白石老人为齐子如画作题款,数量之多,在白石后人中是仅有的。父子合作的画,现在能够看到的就有几十幅。
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说:“齐子如在白石子女中最具天赋,画艺最精,且兼能诗文、书画与篆刻,尤擅工笔草虫。这是齐白石所认可,画界所公认的。”他还说:“齐子如画工细草虫,白石老人以大写意法补写花卉,是精美绝伦之作。”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齐白石和齐子如父子齐名之说,白石老人诗云:如儿同居燕京七年,知画者无不知儿名。
1954年,白石老人在为齐子如的工笔草虫配写花卉时,颇有感慨,很希望子如能出一本画集,便挥笔题写了《子如画册》签。这在白石后人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年,白石老人听说子如在沈阳患病,非常牵挂,精心挑选了一幅他十分钟爱的《青蛙图》并题写祝语:“赐如儿寿比爷长。”表达浓浓的关爱之情。这幅画的背面有老人用柳炭条写的“上上神品”四个字。
1955年春,白石老人听说子如病情加重,行走困难,便挥毫作《寿桃灵芝图》,用刚劲的行书大字写道:“愿如儿健步加餐长寿年”,但病魔还是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爱子。两年后,老人也驾鹤西归。
子如先生虽英年早逝,但他精湛的画艺,确实是画界所公认的。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在观赏齐子如的画作时,激情地说:“悲鸿喜欢子如的画。悲鸿说,子如在白石子女中画得最好。”陈半丁大师称齐子如为“得意门弟”,当他得知子如去世的消息,含泪为子如的草虫册页补画花卉,款识称:“半丁子如生死合作”“齐良琨为白翁第三子,余之得意门弟,画虫颇有父风、惜不永年,深为感痛。”著名文物鉴赏家杨仁恺老先生在画集序言中深深地感叹道:“尽管子如先生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上发生的影响,不如白石老人和陈年(半丁)老先生的显赫,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我们不应低估。惜乎为当时白石老人和陈老的声誉所掩,不为大家所重视,再就是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客观环境也不可能欣赏现实艺术品,所以子如的才华未能得到施展,实在令人感到万分遗憾。”杨老的话语重心长,极为精当。
为弘扬国画艺术珍品,让一代名家国画精品为社会共享,《齐子如画集》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画集共有精品画作120幅,除由齐子如单独创作画作近70幅外,还包含了陈半丁大师的15幅、齐白石老人的30余幅补画,十分珍贵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