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停转型,一直走弯路 文/冯禹丁 6月到7月,微软召开了三场重量级发布会,连续发布了平板电脑Surface、新一代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和新一代Office,并将于10月发布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8。 2012年,微软等于刷新了几乎整条产品线,重新吹响“集结号”,希望借此重新在移动领域占据主动。 实际上,从十多年前的.Net和Passport认证计划,到2005年奥兹时代的Windows Live战略,再到如今的Account,微软的转型方向从未改变,只不过一直在走弯路。它错过了搜索、智能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和社交网络SNS,坐视谷歌、苹果、亚马逊和Facebook崛起成为四大劲敌。 微软到底在瞎忙什么? 早产儿Vista 从2000年开始,微软就在筹划不同于当时Windows系统的下一代操作系统,“长角”项目(Longhorn)。比尔·盖茨对“长角”寄予厚望,希望让Windows超越桌面OS的范畴,跨越到消费电子、数字娱乐等领域,使Linux难以赶超。 但由于构想太精密,微软花了整整7年也没能发布理想的系统版本,市场压力下,只好在2007年推出了精简版“长角”——Vista。 说是精简,Vista搭载的功能和技术理念在当时已经领先于时代。原微软亚洲工程院嵌入式部门工程师马宁说,Vista的某些功能,比如以类似数据库的方式来管理文件的Winfs功能,即使到今天也属超前。微软当时骄傲地宣称这是“如同柏林墙倒塌一样的里程碑事件”。 但微软惊讶地发现用户并不买账。当时的市场还没被教育好,消化不了这些先进技术。Vista在老电脑上跑不动,消费者又不愿意为了Vista而花钱升级硬件。而且,由于供给过剩,市场上PC升级的速度还放缓了,反而是低配置的上网本大行其道。2008年,宏基、华硕两家公司共卖出了1462万台上网本。 结果,Vista成为微软历史上市场表现最惨淡的一款OS。根据调查公司Forrester的数据,发布一年半之后,Vista在企业中的使用率还不到10%。而两年后,微软推出了没有在Vista基础上增加任何新功能的Windows 7,市场消费力才赶上来,把Win 7带成了微软出货量最大的一代OS。 Windows Mobile转向,延误战机 2006年发布Windows Mobile 6之后,微软内部正在开发WM 的下一代产品。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的背景是,微软的WM已经成为主流操作系统,并击败了行业标准的树立者Palm。 但2007年,微软被两件事袭击得有点懵:一是6月份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二是9月份谷歌发布了安卓1.0。这两件事中止了微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既定步伐,迫使它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看到iPhone后,我们确实震撼了。”马宁回忆说,“当时的感觉是,之前大家都在‘智能手机等于PC加手机’的思路上走了多年,发现走不通,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乔布斯给指了条明路。” 而谷歌的安卓系统,则采用与WM相同的广泛授权模式,但狠在它是免费的,这直接摧毁了WM的体系。为了应战,微软中止了WM系统,撤换了其移动娱乐事业部总裁罗宾·巴克。为加强对移动领域的支持,WM团队并入Windows团队,直接汇报给CEO鲍尔默。 但这次中止虽然帮微软调整了方向,却也延误了战机。直到4年之后的2011年,微软才再推出了全新的WM 7,而这期间的2008年,苹果发布了App Store。2009年,苹果发布了iPad,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开始起飞。 微软从先发者变成了后来者,2011年,微软WP相关授权收入不超过6.1亿美元,业内估计WP智能手机销量仅350万部。2012年的第二季度,苹果共卖出了8400万台iPad,甚至已经侵蚀到了微软控制的PC市场。 太把谷歌当敌人,忽略了苹果 微软的另一个失误是太把谷歌当敌人,而忽略了苹果在2007年显现的重生苗头。否则,它本可以把移动操作系统做得更好,或更快地推出平板电脑。 看看它为了对付谷歌做了些什么: 2004年谷歌上市,互联网市场回暖,曾经进入又退出互联网界的微软决定再次进入。 2005年3月,微软收购Groove公司,将微软转型互联网的期望寄托给了Groove的创始人雷·奥兹。 2007年8月,微软斥资63亿美元收购了数字广告公司aQuantive,来应对谷歌之前31亿美元收购的类似公司DoubleClick。但微软以为门户是互联网的战略要地,忽略了搜索与广告之间的商业融合。溢价收购aQuantive后,微软又报价446亿美元试图强行收购雅虎以获得广告业务,但最终未能成功。 直到谷歌的AdWords关键词竞价开启了网络广告的金矿,微软才明白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真正入口,它重新砸下数十亿美金,打造新搜索引擎。2009年5月,微软发布新搜索引擎Bing(必应),取代了过去的Windows Live搜索。 但为时已晚,顶尖的技术人才纷纷从微软流向谷歌,谷歌推出的新产品也令微软望尘莫及:这些产品既涵盖和微软正面叫板的浏览器、桌面、在线办公软件、邮箱、IM等,也包括地图、云计算、手机OS等引领创新的业务。 到2012年5月,微软终于醒悟过来,微软启用了新战略“微软账户”(Microsoft Account)。这是一个类似于苹果的Apple ID的计划:用户可以通过一个Account账户,无缝接入任何运行Win8或WP8的PC、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加入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