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 举世无双的绝妙艺术

 爱雅阁 2014-09-13

笔者喜欢学习书法,更喜欢欣赏精美的书法,这是因为中国书法是一门举世无双的绝妙艺术。
每当我参观书法展览看到那些美好的作品时,往往眼光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名家精品,令人一见倾心,百看不厌,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欣赏好的书法作品,真是一种陶冶性情的艺术享受。
面对琳琅满目的书法精品,人们往往身心融入,浮想联翩:有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有如壶口飞瀑,惊天动地;有如游龙腾云,呼风唤雨;有如猛虎下山,电闪雷击……这些雄浑、豪放、劲健的书法,令人感到壮美。有如天女散花,如霞似绮;有如西施淡妆,潇洒秀丽;有如小溪流水,蜿蜒九曲;有如闲云出岫,充满诗意……这些清奇、飘逸、绮丽的书法,令人感到优美。
“书法是一种艺术。”这是198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上的报告中对中国书法的评价(见《书法十讲》)。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这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对中国书法的称赞(见《书法理论与实践》)。
“我假若生长在中国,将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这是闻名世界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倾心与向往(见《周俊杰书法短论集》)。
本文试谈以下四个问题:(一)历代名家谈中国书法的绝妙艺术形象;(二)汉字与文房四宝是创造绝妙中国书法艺术的客观条件;(三)试析如何提高中国书法艺术;(四)谈谈中国书法艺术的书外功。


历代名家谈中国书法的绝妙艺术形象
魅力无限的中国书法,特别是名人的墨宝,曾经受到许多人的高度赞扬,他们在绝妙的书法作品中看到了美不胜收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历代尊为书圣。对于他的书法妙品,梁武帝萧衍评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李世民赞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唐李嗣真将王羲之书法比作“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如松黛点,蓊郁而起朝云;飞泉漱玉,洒散而成暮雨”。用“龙”、“虎”、“游云”、“清风”、“明月”、“松黛”、“飞泉”来比喻书法艺术形象,的确妙极。
唐代书法家怀素,善狂草,用笔如旋风骤雨,惊雷激电,龙蛇飞动,一气呵成。他在《自叙帖》中,用非常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草书:“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笔下唯看激电流 字成只畏盘龙走”。诗仙李白有诗赞扬怀素的草书:“吾师醉后依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草飞雪何茫茫。”
人称“张颠”的唐代草书大家张旭,他的狂草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人们将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诗圣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对张旭的书法艺术作了十分形象的称赞。
“插花美女,舞笑镜台”,这是前人评卫恒书法;“草里蛇惊,云间电发”,这是前人对欧阳询书法的评价;“怒猊抉石,渴骥奔泉”,这是前人论徐浩书法的佳话(见《汉字书法教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这是前人形容颜真卿书法的端庄雄伟、遒劲挺拔(见《书法理论与实践》)。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其名著《书谱》中,对中国书法艺术作了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同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在这一段中,他用自然界各种物象如悬针、垂露、奔雷、坠石、鸿飞、兽骇、鸾舞、蛇惊、绝岸、颓峰、临危、据槁、崩云、蝉翼、泉注、山安、初月、众星等十八种形象比喻书法的艺术境界,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汉字与文房四宝是创造绝妙中国书法艺术的客观条件
中国书法这门举世无双的绝妙艺术,既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是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富有蓬勃发展的无限生机。中国书法的产生、发展和日益兴旺发达,是与中国汉字的特点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奇妙功能密切相关的。
李岚清同志指出:“我们的汉字,是一个伟大的发明。现在我们的书法艺术,就是弘扬汉字的美”(2000年第8期《中国老年书画艺术》)。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现存最古可识别的是3000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汉字的造字原则是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又说“写字就是画画”。如现在的“山”、“水”、“日”、“月”四字,就是从古代的“ ”、“ ”、“ ”、“ ”演变过来的。汉字是一个个的独自成形的方块字,与外国的拼音文字截然不同。汉字写成书法在形式上有特殊的美感。象形基础和字形美观,汉字的这两个主要特点,是中国书法产生的前提。


我们的老祖先创造汉字,先是为了实用,把它作为工具,用来记物叙事,交流思想,沟通信息,总结经验,这叫“写字”。后来,有些名人在“写字”的基础上,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塑造形象,追求意境,表达思想,抒发感情,逐渐使“写字”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才叫“书法”。“写字”主要是发挥汉字的工具性、实用性;“书法”主要是突出汉字的欣赏性、艺术性。
说中国书法是举世无双的独特的绝妙艺术,除了汉字的特点外,还与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有密切关系。
先说笔。这里说的是毛笔,他有“毛锥子”、“管城子”、“毛颖君”、“龙须友”、“尖头奴”等别名。毛笔发明之前,古人用锐器、尖刀在甲骨或竹片上刻字,谈不上有多少艺术性。毛笔发明后,大大提高了中国书法的艺术性。毛笔的珍品湖笔,发源地在浙江吴兴善琏镇,前属湖州府。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湖笔,分“柔毫”、“硬毫”、“兼毫”三大类。“柔毫”主要原料为羊毛,又称“羊毫”。“硬毫”主要原料是野兔毛和黄鼠狼尾毛,也叫“紫毫”、“狼毫”。“兼毫”是介于“柔毫”和“硬毫”之间的中性笔。好的毛笔,具有“圆”(笔头周身圆聚饱满)、“齐”(笔头润开捏扁后看起来整齐)、“尖”(笔毫聚拢起来锋颖尖锐)、“健”(劲健有力,经久耐用不变形)四个优点。中国独特的毛笔,柔软圆满,富有弹性,提按自如,随手飞动,可快可慢,可轻可重。善用毛笔,纵横驰骋,宛如游龙入海,天马行空,就能写出千变万化的中国书法,就能创造出许多引人入胜的书法艺术精品,这是其它书写工具所不及的。中国书法主要是线条的艺术,毛笔能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线条,这是中国书法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接着说墨。宋代晁以道在《墨经》中说:“凡墨色,紫光为上,黑色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墨一般分为三类:“松烟墨”、“油烟墨”、“油松墨”。书法用墨多用后两类,因为它墨色浓黑而有光泽。用优良的墨写书法,可使写出来的字富有神采和韵味,增强其艺术效果。
再说纸。中国书法多用宣纸书写。安徽产的宣纸,柔韧细密,耐折经磨;洁白如雪,久不变色;吸墨性强,层次清晰;长期保存,不受虫蛀,是创作中国书法艺术的良好载体。“薄如蝉翼白如雪”的宣纸,为发展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还有砚。砚又叫“砚台”、“砚田”、“墨海”,是用石、陶、砖等原料做成的研墨工具。名贵的砚主要有广东肇庆端溪出产的端砚和安徽歙县出产的歙砚等。名砚的特点是石质坚润细腻,腻而不滑,坚而不燥,发墨细匀,不伤笔毫。用名砚研墨写出来的书法,能产生更美好的艺术效果。古人对砚十分重视,有《砚谱》、《砚史》、《砚录》、《砚林拾遗》等专著流传。李白、杜甫、李贺还特意分别写过《宣州石砚歌》、《夔州峡石砚诗》、《杨生端州青花紫石砚歌》,对名砚作了高度评价。现在,人们写书法多用已经调好的墨汁,再用砚台研墨的比较少了,但其艺术效果毕竟要差一些。
古老而独特的汉字,加上中国特有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这是中国书法绝妙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