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灌木“依偎”争春否?

 潤筆 2014-09-13

灌木“依偎”争春否?

 

 

环山绕岭魂莫顾,

柔有穿肠寸心无,

挑眼望莫山外天,

低头唯见灌木丛。

绿抹春归晓路穷,

枝节缠绕贵疏同,

究有盘根何处在?

斩棘劈荆道中寻。

 

 

倘若,在晓春这个时候来登山,写山领会绿意的话。我想,明媚之骄阳直洒在争春的百物之上,写那种生机,写那种盎然,还是应该有很多可写的,也会有许多可深深地留在记忆之中。无奈,但就这烤火似的阳光热度却始终在使我“漠然”,泛着七彩的琢光明刺着我的双眼,一旦把眼界放过那高耸层叠的山岭过后,想寻找一番那山后的天色,压过来的却是这山脊,山崖的某种“狰狞”。由于这热度,这眼界开外,我深怕将当下内心的那丝热度,那流于全身的感触抵消了,以诚惶诚恐地努力守持着,把握着。只想用我独特的眼光来顾盼着春色,怀思着这应该来说是恬静燃心的春意。同时,也应该说,这春意、春色是很难触摸得到的,于眼摹,于鼻息,于脚踩。。。。。。春的那样“流动”也会把我们“托就”了起来。而我,一种释然的缘由,一股原始的冲动决要来用手触到它,乃至抓住它。

   

紧紧地将春意拉住,不会再来放手,而后或许可以找到另外一种生存的需要。。。。。。

 

手“握住”了,再来流盼这春之归处。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有些昏暗,脚绊的徘徊间是那些不知多年积累的落叶树枝,顺眼望去的就是这密密麻麻、盘枝错绕的灌木丛。粗的细的魂绕在一起带来了一种不解的“纷乱”,我却到是由衷地喜欢上了它们,没有什么独特,也不需要什么秩序,唯有这最自然的缠绕“体贴”地环抱着山脉和树丛,即使是乱状,却也在巧妙地遵循着树行的脉络,并且坚持地攀折崖壁。用手来拉动它,又会是好似蛛网一般,牵一发而动全身。满眼望来这满山的灌木,的确是有着我们并不能真正来察觉和体会的美,一种独特的美,静静地不漏出任何的声色,将春的信息让山花来传达,让夺目的感召由迎客松来享用。而灌木就是在并没有什么灿烂的背景下自我的享有它甘愿的角色。

 

你能来忽视它吗?可以吧,因为,它们并不需要命运,只有太多的缠绕,生生相吸,运运为脉。

你能来忽视它吗?也不可以吧?它那势如藤状的坚毅或许可能抵挡山的起伏,以及溪流的涌动。而当我想起了自身是否真的需要命运的时候,也真的是在愕然中对灌木丛表示些敬重了。发自内心地想给予这样的很普通的纷乱缠绕赋予了一个人性化的比喻——偎依缠绵。并由这样的自然界植物的体会来映衬到我们人群之间的爱之关联和持之以恒。再次认同了自然之伟大,于这样简单的灌木丛林揭示了人类的同样的不可超脱性,那就是我们同样更需要相互的偎依和美好的缠绵。

 

心中不禁涌起的好奇心,使我又在想向深处“挖掘”,来寻找这些灌木的根系,试着发现它们真正的“不同凡响”,满怀着“狂想”的希望来找到它们根系和根茎,从中再给予它们

可以同这个春天唱响的奇韵,是否可以和已然翠绿的松柏那样来“争春斗色”。但是,蔓延的灌木并没有给我这个机会,缠的太紧而又太长了,路也是没有的,如果可以找到,我估计需要真的现开辟一条路来,顺着这藤状的丛深入进去才可以找到,算了吧,我想根茎总归是有的,凡响不凡响对于它们而言并非很是“重要”。

 

如此简单的毫无特色的植物,其实是并不可能来争什么春的,也并不需要,以我来看,唯有这偎依般的缠绕,默默之中的缠绵便会无声地最美解析了这头春。

 

而敢于争春的有否此般缠绕缠绵的禅意?只有天知道了。

 

 

 

 

润笔

 

2004 3 15   21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