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典绘画史上的书画家夫妻,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赵孟頫和管道升这一对才子佳人,他们在几百年前对花解语的往事,令无数后人感慨而神往,而他们留下的《我侬词》和《秋深帖》,更已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中的经典名作。由古而思今,大概是因为现代社会相对强调女性的自我意识,所以在当下的艺术圈内,旧时那种夫唱妇随、鹿车共挽的夫妻之道早已不再被视为样板。不过,中国画坛历来人才济济,因画结缘的例子自然不会鲜见,而女性能够拥有更大的独立空间,于艺术创作而言显然能够洋溢出更加充沛的生命活力。我今天想要提起的,便是一对来自广西美协的画家伉俪——黄安生和周继业。 虽然就风格而言,一直醉心于山水创作的黄安生更对我的口味,但要细论起来,我却与周继业相识在先。几年之前,我便有幸观赏过她的作品,当时便一眼断定,这是位极有潜力和前途的女画家——用笔柔中有刚、骨干分明,温婉的格调中既透出女性的细腻却又起收自如。这样的画风和画工都说明作画者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与境界。
尔后,随着交流渐多,我发现周继业特别注重传统技法的研究,她善于从众多古人作品中吸收墨法和章法的精华,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都讲究文人画的韵致,但同时,她的有些作品里又融合了某些现代画派的元素,却丝毫不显突兀。从这样的融会贯通之中,不难看出她在感知和领悟能力上的出类拔萃。 而相较于妻子的空灵和优雅,夫君黄安生则擅长通过描绘一山、一村、一房、一石的生活气息来展现这个世界的纯情之美。与周继业不同,黄安生的作品更专注于画面情景的经营与结构,在含蓄内敛之中又呈现出朴实和静默,徐徐传达出诗意浓郁的唯美意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画特别注意在用笔上强调中锋,构图上满而不堵,体现出一种苍茫清逸的意象和闲情。平心而论,这样的审美取向与笔墨情趣在今日的画坛并不多见,必将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对频频参加各项展事并屡屡获奖的青年画家,黄安生和周继业夫妇同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又同在广西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显然,他们在艺术上是完全可以互为补充的。正所谓心意相通,朝夕笔墨,浮生落影,弄纸添彩,丹青寄情,如此的快意生活不免让我辈俗人生发出无数的感喟!这倒恰似当年管道升对赵孟頫说过的话:“怎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让我们期待着这对艺坛眷侣在相约守望之余为世人奉献出更多的精神大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