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邹泗钟祠牌楼,生于1813年,卒于1960年-1970年,牌楼为六柱五间三层重檐庑殿塔式牌楼,门楣上方竖刻“敕建邹太常公祠”楷体石额,是镇远最雄伟的牌楼,镇远石狮众多,但邹公祠门前的那对石狮最为高大雄奇,后竟也被毁。
开封二曾祠,生于1893年,卒于1960年-1970年,河东河道总督许振玮为纪念其乡试恩师曾国藩而建。因祠内祀曾国藩和曾国荃,故名二曾祠。二曾祠规模宏大,分东西两大院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二人各有专祠,唯有开封一处二人合祀。中间双脊建筑为瓣香楼。
开封鼓楼,生于1379年,卒于1976年11月。开封本来有钟鼓二楼,明后期,河南巡抚认为钟、鼓楼妨碍了巡抚衙门的风水,下令将钟、鼓二楼上的钟与鼓互换。到了清代,钟楼已经破损、坍塌不堪,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巡抚郎廷相下令将钟楼拆掉,拆下来的砖瓦、木料在大相国寺内建了藏经楼。
沧州水月寺,生于1853年,卒于1960s-1970s,历史上,沧州市水月寺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是京、津、冀、鲁的文化活动中心,曾有“天下第一关,地上无二寺”之美誉。目前延参法师正重建此寺。
沧州城闻远楼,卒于1957年,俗称鼓楼,实际是钟楼,楼上悬挂一铁钟,中午12点和早6点晚6点,有一老人敲钟。据《沧县志》记载:“闻远楼,即钟鼓楼,在公署东南(现在荷花池西侧),始建年代不详,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楼高7丈,上有巨钟,晨昏叩之,声闻数里。”
武冈斜塔,生于1372年,卒于1969年,花塔高30.5米,有八百九十一年历史,不仅历史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1173年始建,1372年完工)早二百多年,倾斜度6.22°,塔身倾斜度也大于比萨斜塔(5.5°)。
成都锦官驿,卒于2003年,从汉代起四川就因蜀锦闻名天下,官员把织锦工人集中起来,由锦官进行管理,因此成都别称“锦官城”,锦官驿顾名思义是供锦官们居住的客栈,一些商人赚钱后在锦官驿周围便建起了一排排具有川西特色的独门独院老宅,形成了后来的锦官驿古建筑群。
成都关帝庙(1913年摄)
成都某建筑,照片中为法国传教士戴维和夫人,感觉该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回廊、烟囱、歇山的细部都带有西洋痕迹。
成都满城街道,满城建筑于少城,原是专供满族八旗兵丁驻防的兵营,建筑风格是北方四合院式。
耶鲁大学长沙分校,生于1913年,卒于1942年。1913年美国耶鲁大学雅礼会在长沙成立了一所医学院,叫湘雅医学院,她是大陆唯一一所做为世界一流名校分校成立的医学院,唯一一所由国外政府直接颁发文凭和学位的医学院。 设计师为亨利·墨菲,后被日本军队放火烧毁。
耶鲁大学长沙分校,生于1913年,卒于1942年。1913年美国耶鲁大学雅礼会在长沙成立了一所医学院,叫湘雅医学院,她是大陆唯一一所做为世界一流名校分校成立的医学院,唯一一所由国外政府直接颁发文凭和学位的医学院。 设计师为亨利·墨菲,后被日本军队放火烧毁。
丹东第一代火车站,生于1914年前后,卒于1987年。
沈阳东陵站,生于1925年前后,沈阳最古老的火车站,照片应为主楼,现不存,尚存候车亭和正门等 。
杭州城站,第二代,生于1941年,卒于1997年,第一代车站建于1910年,抗战被炸毁,日据期间由日伪政府重建,虽为日本奈良风格建筑,确有大唐遗风,可惜了。
北京江南城隍庙,生于元,卒于2002年,全名:京都城隍威灵公庙,据说朱元璋曾封了南北两个城隍庙。江南城隍庙是祭祀江南省(南京)的城隍。原本都城隍庙香火极盛,光绪初年毁于大火,从此衰落,接受朝拜的地位也由江南城隍庙取代了。
中山医学院基础科楼,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设计,已卒,1988年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中,成为20世纪50年代广东唯一获奖项目。
广州老体育馆,生于1957年10月,由岭南建筑大师林克明设计,卒于2001年5月18日中午12时许,后建锦汉展览中心。
托口古镇,卒于2013年,因为托口水电站的建设,千年古镇托口将整体被水淹没。又一个活标本消失了。
兰州东城门承恩门,卒于1954年-1960年。
兰州敕建左文襄公祠,生于1886年,1936年后逐渐式微,位于兰州府文庙东侧,纪念左宗棠。
兰州鼓楼,生于1786年,卒于1950s,原处在西大街原中华路、今张掖路中段,与府城隍庙正对的十字路口上。
兰州的北城墙、黄河、水车,卒于1954年-1960年。
兰州南城门,古称皋兰门,卒于1952年10月6日,正处于龙尾山与陕甘总督衙署的轴线上,门洞建楼三层,每层九楹,飞檐翘角,高栋飞甍,极尽工巧之能事。三楼悬挂“万里金汤”巨匾,嘉道间陕甘总督那彦成所书。民国时是兰州公共图书馆,解放后驻解放军,因一场枪战而焚毀。
兰州西城门,卒于1954年-1960年。
灵宝县民居和城墙,卒于1956年,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大坝,灵宝古城为淹没区,1959年秋,迁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镇,仍名为灵宝县。老灵宝县城便被黄河水淹没成为一片汪洋大海。有名的历史古城后辈人再也看不到了。
灵宝钟鼓楼,卒于1956年。
灵宝县城墙和城楼,卒于1956年,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大坝,灵宝古城为淹没区,1959年秋,迁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镇,仍名为灵宝县。老灵宝县城便被黄河水淹没成为一片汪洋大海。有名的历史古城后辈人再也看不到了。
河南府与西安府之间的玉皇阁,应在灵宝县境内,暂不可考,风中凋零啊。
函谷关城门,毁于战火,可能是老子出关的地方。
赣州八境台,卒于1960-1970s,八境台位于赣州城东北隅古城墙上,建于北宋嘉毡年间,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并以图求诗于苏轼而得名。历代文人题咏甚多。现存的八境台为1984年重建。
兰州雷坛河握桥,生于明永乐间,卒于1952年,为兰州八景之一“虹桥春涨”,因城市建设拆除,当时许多地方绅士出面阻拦未果。握桥建造方法特殊,在两岸堤坝插木,挑梁凌空对握,河中无柱,不惧水冲之患,称得上是建桥史上一次技术革命。
太原市清徐楼又称“玉皇阁”,卒于1950年,在徐沟十字街口南,雄伟高大,内置四根通天柱,四通八达,明景泰年间建,万历十九年(1591)重修,其四面悬匾,东曰:“大德曰生”,南曰:“圣称无极” 。
太原市清徐孟封村玉皇阁,卒于1946~~1947年。
陆良城墙--魁星阁,卒于1953年。
陆良钟鼓楼,卒于1955年。
昆明金马坊,卒于1960年-1970年,现在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风格重建的。
昆明碧鸡坊,卒于1960年-1970年,现在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风格重建的。
胶州州署衙门,生于1371年,卒于1949S,此建筑为州署建筑群中心的亲民堂。
胶州内城东门迎阳门,卒于1960s,取宾迎阳旭之意。内城共三门,都有城楼,均有二重檐,俗称“两滴水”,似两个张开待飞的翅膀,停燕驻鸟,行人留恋,别有古城风韵。
胶州内城西门用成门,卒于1960s,取《易经》中“用九,共成天德”之意。内城共三门,都有城楼,均有二重檐,俗称“两滴水”,似两个张开待飞的翅膀,停燕驻鸟,行人留恋,别有古城风韵。
胶州崔家牌坊街牌坊群,卒于1944年,共七座牌坊,据说有一个伪军头目到城外枪毙罪犯,回来经过崔家牌坊街,因为他骑着高头大马经过崔家牌坊街时,速度过快,被崔家大牌坊横梁碰到头部而亡,因为这个原因把崔家牌坊街的牌坊全部拉倒。
胶州内城南门镇海门(疑),卒于1960s,南对胶州湾,取海不扬波,承平永久之意。内城共三门,都有城楼,均有二重檐,俗称“两滴水”,似两个张开待飞的翅膀,停燕驻鸟,行人留恋,别有古城风韵。
胶州天后宫大门,卒于抗日战争之后,暂不可考,宫内对联:“大海茫茫,到无海无边,观于天,天高在上;飘风发发,正可畏可惧,蹊我后,后来其苏。”
邯郸邱县公安局。
邯郸邱县民众教育馆,近代中国实施社会教育的机构最重要的机构就是民众教育馆。这一机构汇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音乐厅等各种社会教育事业,采取组织参观、阅读报刊、看戏、办壁报、讲演等方式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
邯郸邱县孔庙。
邯郸邱县南关大悲阁,只在西屯村的百度里找到:原为邱城的南关,亦称南屯,后以邱(县)广(平县)路为界,形成东、西两个村落,东界沙东干渠,北依邱城老城墙遗址,南接曲周县界,南大皋(大悲阁)旧址在两村中间。
邯郸城门,民国时期。
邯郸邱县文峰塔,生于1053年 卒于1950年8月8日。突然倒塌。
邯郸城门楼。
邯郸彭城东阁,亦称玉皇阁,卒于1958年,阁上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彭城是瓷都,不知是否因此而摆了好多坛罐,有网友读出了城门所挂的牌匾是“寅宾出日”意为恭敬地迎接初生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