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逸民
人们常说,某人好“到家”了、某人坏“到家”了、某人伤心“到家”了等等。在这里“到家”表示的是极限、极至、极点。
社会上,有许多被称为“家”的人,如政治家、企业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玩家、专家等等。在这里“家”表示达到一定专业水准、水平,有所独到成就的人。
以上两例,“家”都有归宿的意思。其实,家正是人每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每天都要从家里出发去读书、工作,每天读书、工作完了以后,又都要回到家。
家何以成为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是怎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呢?
我们先看看“家”字的结构,“家”字的上半部分是“房”,下半部分是“猪”,“家”字由“房屋”和“猪”组成。一个男人成人后,要成家、安家。安家后,家才能成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再看看“安”字的结构。“安”字的上半部分是“房”,下半部分是“女”,“安”字由“房屋”和“女人”组成。可见,“家”要成为男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有房屋、猪和女人。
要是现在让女人来造字,那一定会把“安”字的下半部分的“女”字改成“男”字。因为,作为女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家,就需要有房屋、猪和男人。
要是让现代人来造字,则很可能会把“家”字的下半部分的“猪”字改成“人民币”、“美元”、“欧元”等“货币”或“票子”。
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安家需要房子、票子、女子(或男子)。只有具备了房子、票子、女子(或男子)三要素的家,才能成为人每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其实,家要真正成为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仅有房子、票子、女子(或男子)是不够的。因为这“三子”只是家的硬件,只是家的形式,只是家的一个壳子。一个真正的家,还需要加上软件,也即家的内容、内核。家的定义,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家=硬件(各种子:房子、票子、女子或男子、孩子等等)+软件(各种爱:情爱、性爱、母爱、父爱等等)。
如果没有爱,家只能是一个人地理上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不是心理上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家,不仅是肉体,而且是灵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仅是物质,而且是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点。